[實用新型]一種熱膠道冷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59634.0 | 申請日: | 2015-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554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華遠寶;楊志逸;王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銀邦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73 | 分類號: | 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陶純佳;劉瑞平 |
| 地址: | 21414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膠 冷卻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膠模具領域,尤其是涉及塑膠模具的流道系統,具體為一種熱膠道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熱膠道技術在塑膠模具中的廣泛應用,其節約了大量澆道廢料的同時也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但是由于熱膠道注膠口處溫度過高,熱咀出料口處冷卻不充分,膠料成型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缺陷,成型的產品進膠口處易出現燒焦、縮陷霧化等缺陷,嚴重影響產品的外觀。同時由于鋼材導熱系數較高,溫度過高還會導致整個模具溫度的升高,對模具鋼的性能及整個模具冷卻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解決熱膠道注膠口溫度過高的方法主要通過在熱膠道外加設冷卻水路的方式降低注膠口及附近溫度,公告號為CN202702558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告了一種熱流道冷卻裝置,其是在熱咀上安裝冷卻套,冷卻套上連接有管路,通過管路內流通的冷卻水來對熱咀進行局部降溫,其通有冷卻水的管路由貫穿模仁的直線形管路與設于冷卻套外周的環形管路構成,由于環形管路僅設置在冷卻套的外周,故整個管路存在距離熱咀的進膠口較遠、對進膠口周圍冷卻效果不均的缺點;雖然通過采用散熱效果較好的銅制冷卻套能夠提高對熱咀的冷卻效果,但是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進膠口冷卻不均勻的問題;公告號為CN201597168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告了一種熱膠道冷卻水路,其由設置于母模板內的固定套和設置于母模仁內的水套對接裝配而成,其在水套的外周面設有環形水路槽并通過環形密封圈槽來實現密封,從而防止水套內的冷卻水泄漏,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依然存在環形水路易泄露、易生銹的問題,從而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熱膠道冷卻結構,其能解決現有熱膠道冷卻結構存在的冷卻效果不均勻、密封性差的問題。
其技術方案為,一種熱膠道冷卻結構,其包括上模仁組件,所述上模仁組件包括上模仁和成形鑲件,所述成形鑲件安裝于所述上模仁內,所述上模仁的成形面與成形鑲件的成形面圍合形成產品成形腔,所述上模仁上安裝有澆口套,所述澆口套內設有熱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套內設有圍繞所述熱流道的隨形冷卻水道,所述澆口套內設有所述隨形冷卻水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卻水道內通有冷卻水,所述冷卻水道與所述熱流道內表面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5mm,所述澆口套的底面為所述產品成形腔的頂部成形面,所述冷卻水道與所述頂部成形面之間的最小距離為3mm。
進一步的,所述澆口套采用激光燒結技術一體成形。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仁、成形鑲件內均開有冷卻水路。
與現有熱膠道的冷卻結構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澆口套內設有圍繞熱流道的隨形冷卻水道,通過在該隨形冷卻水道內通冷卻水來對熱流道進行冷卻降溫,由于其為隨形冷卻水道,因而能夠對熱流道進行均勻地冷卻,同時將冷卻水道中心線與熱流道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5mm也大大減小了冷卻水與熱流道之間的距離,更加保證了冷卻效果;此外,澆口套底面為產品成形腔的頂部成形面,從而使得澆口套同時兼具了產品成形的作用,有效節約了模具材料和成本;澆口套采用激光燒結技術一體成形,有效避免了冷卻水道內冷卻水的泄漏問題,也確保了澆口套內隨形冷卻水道的成形加工;另外傳遞到產品的熱量能夠由上模仁、成形鑲件內分別開具的冷卻水路及時冷卻散熱,更加確保了熱流道的快速均勻降溫,從而更有效避免產品因冷卻不均而導致的注膠口縮陷、霧化及燒焦等缺陷,尤其是對質量要求高的透明塑膠厚壁產品的效果更加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熱膠道冷卻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本實用新型熱膠道冷卻結構中澆口套翻轉180度后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澆口套內隨形冷卻水道的模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的澆口套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A向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0-上模仁組件,11-上模仁,12-成形鑲件,13-產品成形腔,14-澆口套,141-澆口套底面,15-熱流道,16-隨形冷卻水道,161-進水口,162-出水口,17-冷卻水路,18-冷卻水路。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5,本實用新型一種熱膠道冷卻結構,其包括上模仁組件10,上模仁組件10包括上模仁11和成形鑲件12,成形鑲件12安裝于上模仁11內,上模仁11的成形面與成形鑲件12的成形面圍合形成產品成形腔13,上模仁11上安裝有澆口套14,澆口套14內設有熱流道15,澆口套14內設有圍繞熱流道15構造的隨形冷卻水道16,澆口套14內設有隨形冷卻水道16的進水口161和出水口162,隨形冷卻水道16內通有冷卻水,隨形冷卻水道16與熱流道15之間的最小距離d1為2.5mm,澆口套14的底面141為產品成形腔的頂部成形面,冷卻水道16與頂部成形面之間的最小距離d2為3mm;澆口套14采用激光燒結技術一體成形;上模仁11、成形鑲件12內分別開有冷卻水路17、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銀邦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銀邦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596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良了進料結構的螺旋式擠出機
- 下一篇:一種電信盒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