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松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57514.7 | 申請日: | 2015-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50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春;張雅媛;游向榮;程亮;衛萍;秦鋼;李明娟;劉凱龍;鄭鳳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2C9/00 | 分類號: | A22C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30007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設備領域,具體的提供了一種松肉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臘肉制作方法,需要將醬油、鹽等調料放入肉類中腌制2-6天;該方法存在腌制時間長、用鹽量多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松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松肉裝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滾筒和嵌套在第一滾筒內的第二滾筒,第一滾筒與第二滾筒間留有間隙;所述第一滾筒上間隔設置有穿刺針,所述穿刺針為中空結構、針頭處設有連通第一滾筒內腔的注射口;第一滾筒的兩端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處設有環形橡膠圈;第一滾筒上還設有送料口、以及與所述送料口相匹配的蓋子;所述第二滾筒上設有與所述穿刺針大小相匹配的加壓塊;第二滾筒的兩端還設有加壓桿,所述加壓桿穿過所述環形橡膠圈延伸至第一滾筒外。所述環形橡膠圈既可以起密封作用,也可使加壓桿以及與加壓桿相連的第二滾筒相對第一滾筒產生一定位移。
使用時,從送料口向滾筒內裝醬油、鹽等鹵汁,蓋好蓋子;將松肉裝置放在肉類上,推動加壓桿,使滾筒滾動,填充在滾筒內的鹵汁在重力的作用下會自動填充到穿刺針內,推動加壓桿使穿刺針刺向肉體內的同時,所述加壓塊向穿刺針針頭內移動,并向肉體內注射鹵汁;使肉類能快速入味,減少鹵肉的腌制時間、減少鹽的用量。
優選的,所述穿刺針為錐形,所述注射口為沿所述錐形一側傾斜的橢圓狀,更有利于實現穿刺和注射。
優選的,所述第二滾筒也為中空結構,第二滾筒至少一端的端部設有連接滾筒腔體的連接孔。每次可盛裝較多的鹵汁。
優選的,所述連接孔設于靠近送料口一端。使鹵汁能更方便進入第二滾筒的腔體內,提高裝料效率。
優選的,所述送料口位于第一滾筒的端部。避免滾筒滾動時,瓶蓋與肉體接觸,增加阻力、使瓶蓋滑落。
優選的,所述送料口呈傾斜狀。方便送料、避免鹵汁倒流。
本實用新型優點:1、本裝置可在松肉的同時往肉體內注射鹵汁,使肉類能快速入味,減少鹵肉的腌制時間、減少鹽的用量,提高加工效率。
2、本裝置結構簡單、方便省力,與松肉錘相比,可防止鹵汁、肉渣等飛濺,更衛生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2中的附圖標號為:1-第一滾筒,2-第二滾筒,3-穿刺針,4-注射口,5-通孔,6-環形橡膠圈,7-送料口,8-蓋子,9-加壓塊,10-加壓桿,11-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松肉裝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滾筒1和嵌套在第一滾筒1內的第二滾筒2,第一滾筒1與第二滾筒2間留有間隙。
所述第一滾筒1上沿滾筒圓周間隔設置有穿刺針3,所述穿刺針3為中空結構、針頭處設有連通第一滾筒1內腔的注射口4;所述穿刺針3為錐形,所述注射口4為沿所述錐形一側傾斜的橢圓狀,更有利于實現穿刺和注射。
第一滾筒1的兩端設有通孔5,所述通孔5處設有環形橡膠圈6;第一滾筒1的一端還設有送料口7、以及與所述送料口7相匹配的蓋子8。所述送料口7向滾筒中心斜狀;方便送料、避免鹵汁倒流。
所述第二滾筒2的筒身設有與所述穿刺針3大小相匹配的加壓塊9。第二滾筒2的兩端還設有加壓桿10,所述加壓桿10穿過所述環形橡膠圈6延伸至第一滾筒1外。第二滾筒2也為中空結構,第二滾筒2靠近所述送料口7一端設有連接滾筒腔體的連接孔11。每次可盛裝較多的鹵汁。
使用時,從送料口7向滾筒內裝醬油、鹽等鹵汁,蓋好蓋子;將本松肉裝置放在肉類上,推動加壓桿10,使滾筒滾動,填充在滾筒內的鹵汁在重力的作用下會自動填充到穿刺針3內,推動加壓桿10使穿刺針3刺向肉體內的同時,所述加壓塊9向穿刺針3針頭內移動,并向肉體內注射鹵汁;使肉類能快速入味,減少鹵肉的腌制時間、減少鹽的用量。
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修改或改動,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575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