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指紋識別模組和終端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54585.1 | 申請日: | 2015-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81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畢曉猛;駱劍鋒;馬炳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模組 終端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 指紋識別模組和終端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智能終端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已廣泛應用于日 常生活,然而智能終端中存儲了大量個人重要資料,其安全性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多采用設置密碼的方式實現對智能終端設備的保護,用戶需輸入預先設置 的密碼才能對智能終端進行解碼使用,該方式存在密碼泄露或遭到破解的可能。
人的指紋由手指表面皮膚凹凸不平的紋路組成,是人體獨一無二的特征, 通過對人體的指紋進行識別實現智能終端的解鎖的方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 此指紋識別成為了一些終端設備采用的加密方式。
現有的指紋識別通常采用電容式指紋識別,當手指與表面蓋板接觸時,內 部的感應芯片就開始感應掃描手指的指紋,通過指紋脊的凸起和指紋谷的凹陷 所產生的不同電容值來探測并形成指紋圖案,從而實現指紋識別功能。由于芯 片上的金屬線需要彎曲與基板連接,金屬線介于感應芯片與所述蓋板之間的部 分會形成約50μm的弧高,導致感應芯片與蓋板需要空出一段間距,增大了蓋板 上手指與感應芯片的距離,降低了信號在手指中的穿透深度,最終致使指紋模 組的識別分辨率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減小蓋板與芯片之間距離、提高指紋 識別的分辨率的指紋識別模組。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指紋識別模組的終端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基板、感應芯片、金屬線和蓋板, 所述感應芯片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并通過所述金屬線與所述基板電性連接,所述 基板上設有第一焊點,所述感應芯片上表面上設有第二焊點,所述金屬線電連 接所述第一焊點和所述第二焊點,所述蓋板固定在所述感應芯片遠離所述基板 的一側,所述蓋板靠近所述感應芯片的面上設有凹槽,所述金屬線部分收容于 所述凹槽中。
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圍為50μm~80μm。
其中,所述蓋板的厚度至少為所述凹槽深度的兩倍。
其中,所述凹槽為封閉的環形,所述凹槽所包圍的區域正對所述感應芯片 上表面。
其中,所述凹槽在所述蓋板的上的形狀為一個或多個直線段和/或曲線段組 成的非封閉圖形,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感應芯片在所述蓋板上的正投影的一側。
其中,還包括封裝膠體,所述封裝膠體填充于所述蓋板與所述基板之間。
其中,所述封裝膠體是由高介電常數膠水形成的,且所述封裝膠體是非透 明的。
其中,所述感應芯片通過膠水或DAF粘貼在所述基板上。
其中,所述蓋板材質為藍寶石、陶瓷、石英、玻璃、PC、PMMA、PET、 PI或者PA中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指紋識 別模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指紋識別模組的蓋板上設置凹槽的方法,使得金屬線 介于所述感應芯片與所述蓋板之間的部分(即金屬線的彎曲部分)可以收容于 所述凹槽,從而實現減小蓋板與芯片之間距離的功能,達到減小指紋識別模組 體積、提升識別準確性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 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 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指紋識別模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指紋識別模組的蓋板第一種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指紋識別模組的蓋板第二種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指紋識別模組的蓋板第三種示意圖;
圖5是圖1所示的指紋識別模組的蓋板第四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545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