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耳塞后腔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51579.0 | 申請日: | 2015-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49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恒科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耳塞 后腔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音頻輸入裝置,尤其是指一種耳塞后腔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線控耳機的耳塞后腔體為了使外觀顯得優雅高端,一般采用金屬制成,但是金屬的后腔體為耳機的射頻和藍牙通信造成了巨大的干擾。現有的解決方法為采用FPC和陶瓷天線將天線引到靠近上下端口,讓天線避開金屬主體,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4442631U,公開日2015年5月23日,名稱為“一種分離式的耳機”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分離式的耳機,包括:耳機線,其一端與音頻插頭連接,另一端與射頻同軸公插連接,所述射頻同軸公插的外徑為3.5mm~5.5mm;耳機腔體,所述耳機腔體一端連接有耳機頭,另一端連接有與所述射頻同軸公插相適配的射頻同軸母座。該耳機可以同時兼具普通耳機和藍牙耳機的功能,但是仍然不能解決金屬的后腔體造成干擾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線控耳機的耳塞后腔體容易造成干擾使耳機的天線收發信息較為困難的缺點,提供一種使天線較為容易收發信息的耳塞后腔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耳塞后腔體結構,包括金屬外殼,金屬外殼內設有頂針,頂針與金屬外殼內壁相接觸,金屬外殼還與用于控制頂針伸縮的限位裝置固定連接,限位裝置與頂針之間滑動連接。頂針和金屬外殼配合直接作為天線收發信息,不僅巧妙的解決了傳統的在金屬外殼內的天線容易被金屬外殼干擾的問題,更巧妙的利用了金屬外殼和頂針的作為天線,節約了材料。頂針的可伸縮性進一步增加了收發信號的強度和能力。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限位裝置包括一個滑槽,滑槽的兩端封閉,頂針上設有可在滑槽內滑動的滑塊,頂針通過滑塊與滑槽的配合與限位裝置滑動連接。頂針通過滑槽的限位,可在一定范圍內只有伸縮,滿足了實際的使用需求。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限位裝置的頂端與金屬外殼的頂端平齊,頂針的滑塊與滑槽最底部相接觸時,頂針的頂部與金屬外殼的頂端平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滑槽內設有均布的凸點。凸點作為進一步的限位,使頂針可以固定在使用者需要的位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滑槽的槽邊呈鋸齒狀。與凸點的作用類似,鋸齒狀的槽邊使頂針可以固定在使用者需要的位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金屬外殼內包括藍牙模塊和RF模塊,藍牙模塊和RF模塊同時與金屬外殼電連接。金屬外殼和頂針的配合作為天線既可以作為RF的天線又可以作為藍牙的天線,豐富了耳機的功能,增加了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耳塞后腔體結構使金屬外殼和頂針直接作為天線收發信息,解決了傳統耳塞后腔體容易對天線造成干擾的問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節約成本、易于實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其中:1、金屬外殼,2、頂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耳塞后腔體結構,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金屬外殼,金屬外殼內設有頂針,頂針與金屬外殼內壁相接觸,金屬外殼還與用于控制頂針伸縮的限位裝置固定連接,限位裝置與頂針之間滑動連接。限位裝置包括一個滑槽,滑槽的兩端封閉,頂針上設有可在滑槽內滑動的滑塊,頂針通過滑塊與滑槽的配合與限位裝置滑動連接。限位裝置的頂端與金屬外殼的頂端平齊,頂針的滑塊與滑槽最底部相接觸時,頂針的頂部與金屬外殼的頂端平齊。滑槽內設有均布的凸點。金屬外殼內包括藍牙模塊和RF模塊,藍牙模塊和RF模塊同時與金屬外殼電連接。
頂針和金屬外殼配合直接作為天線收發信息,不僅巧妙的解決了傳統的在金屬外殼內的天線容易被金屬外殼干擾的問題,更巧妙的利用了金屬外殼和頂針的作為天線,節約了材料。頂針的可伸縮性進一步增加了收發信號的強度和能力。凸點作為進一步的限位,使頂針可以固定在使用者需要的位置。金屬外殼和頂針的配合作為天線既可以作為RF的天線又可以作為藍牙的天線,豐富了耳機的功能,增加了實用性。
實施例2:一種耳塞后腔體結構,其原理和實施方法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滑槽內不設均布的凸點,但滑槽的槽邊呈鋸齒狀,使頂針可以固定在使用者需要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恒科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恒科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515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