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體式倒叉外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49942.5 | 申請日: | 2015-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209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蔡金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毅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1/02 | 分類號: | B62K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倒叉外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自行車車體結構的一部分,特別是關于自行車支撐 前輪的車體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行車前輪與車體連接結構,是在龍頭下連接一車首管, 車首管接合一肩座,肩座下再接合兩內管,兩內管下方分別接合兩外 管,兩外管下方再連接一輪軸以設置前輪。外管內裝設有阻尼器(即 俗稱的減振器),阻尼器連接于內管,使內管可相對于其所接合的外管 的軸心相對運動,并達到吸振的效果。由于內管、外管間的潤滑油都 是設置于外管內,但在外管在下、內管在上的結構中,潤滑油會自然 積在外管下端,而內管、外管間摩擦的位置卻在外管的上端,使得摩 擦處的潤滑程度不佳,因此在內管、外管相對運動時仍受到較大的阻 力,且磨損的情況嚴重。
因此有些自行車中,將外管與內管的相對位置倒置,為外管在上、 內管在下的結構,雖可避免上述問題,但同樣需要通過肩座讓外管與 車首管連接。然而,由于外管口徑較內管大,因此對肩座產生的力矩 也較大。而現有的肩座是配合內管設計,因此在配合外管安裝的情況 無法提供自行車足夠的結構強度。具體而言,這種肩座容易因外管施 加的力矩較大而造成垂直方向上的形變。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更佳的改善方案,乃為此業界亟待解決的問 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式倒叉外管,將現有 的肩座及外管以一體成型的方法制成,因此具有較大的機械強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體式倒叉外管包含:
一肩座部,其中間包含一穿孔,且該肩座部以該穿孔為中心分別 向外延伸形成該肩座部的兩端;以及
二外管部,該二外管部的一端分別形成于該肩座部的兩端,且所 述外管部向下方延伸;
其中,該肩座部與該外管部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體式倒叉外管更包含二加強肋,所述加強 肋的兩端連接于所述外管部的上端,所述加強肋自該肩座部向外延伸, 且所述加強肋與該肩座部一體成型。
其中,該肩座部與所述外管部通過鑄造方式一體成型。
其中,該肩座部、所述外管部與所述加強肋通過鑄造方式一體成 型。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肩座部及外管部一體成型的 結構,不僅使肩座部及外管部能承受更大的應力而更為堅固耐用,制 造過程中所需要組裝的零件更少,因此成本更為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肩座部11穿孔
20外管部30加強肋
A車首管B內管
C輪軸D1左右方向
D2上下方向D3前后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考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倒叉外管用于接合自 行車的一車首管A及二內管B,以使車首管A上可設置龍頭(圖未繪 示)及把手(圖未繪示),而內管B可夾設一輪軸C及前輪(圖未繪示)。
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倒叉外管包含一肩座部10、二外管部20及二 加強肋30。肩座部10中間包含一穿孔11,穿孔11用以接合車首管A。 肩座部10以穿孔11為中心,并分別向外延伸形成肩座部10的兩端。 肩座部10的延伸方向可定義為一左右方向D1。換言之,肩座部10的 兩端分別位于穿孔11于左右方向D1的相對兩側,并以穿孔11為中心 沿左右方向D1向外延伸形成該兩端。
二外管部20一體成型地突出形成于肩座部10上。具體而言,二 外管部20的一端分別形成于肩座部10的兩端,且外管部20的該端可 定義為一上端,相對于外管部20的上端可定義一下端,外管部20的 該下端可用于接合一內管B。換言之,外管部20的延伸方向可定義為 一上下方向D2,外管部20自該上端沿上下方向D2向下延伸形成該下 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毅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毅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499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塊化電能表裝置及其實現方法
- 下一篇:高導熱微波衰減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