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高溫阻燃吸油棉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41845.1 | 申請日: | 2015-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39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貝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2 | 分類號: | B32B9/02;B32B9/04;B32B3/24;B32B5/02;B32B3/20;B32B3/0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215104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阻燃 吸油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凈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高溫阻燃吸油棉。
背景技術
吸油棉是一類由惰性聚丙烯熔噴制成的纖維和無紡布經特殊處理后制成,有效吸附液體并將之留住。吸附產品都是包裹在以線縫制的經表面活化處理劑處理的聚丙烯纖維或無紡布中,外層布極其堅韌耐用,具有強大的毛細管吸收力帶來的極強的吸附性,從而吸收泄漏液體流向吸油棉,有效阻止了泄漏的擴散,產品經絞、擠壓后可重復使用,可以回收72%-90%的泄漏液。這種材質的優點還有阻燃、不產生粉塵、無貯藏限制時間等。
無紡布,又稱不織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是新一代環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氣、柔韌、不助燃、無毒無刺激性、容易分解、色彩豐富、可循環再用等特點。無紡布若置于室外經自然分解,其最長壽命只有90天,置于室內在5年內分解,燃燒時無毒、無味、且無任何遺留物質,從而不污染環境,宜于洗滌。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通過各種纖網成形方法和固結技術形成的具有柔軟、透氣和平面結構的新型纖維制品。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為原料,經高溫熔融、噴絲、鋪綱、熱壓卷取連續一步法生產而成。
吸油棉產品形式通常有吸油墊、吸油條、吸油卷、吸油枕、吸油圍欄。吸油卷是一種吸油能力較強的吸油棉,通常應用于大型泄漏事故中。但是,目前吸油棉在的阻燃性能較差。特別是在漏油可燃區域如加油站,若發生汽油或石油泄露容易造成火災,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目前的吸油棉耐高溫性能差,不能適應各工況的溫度需求,尤其是在加油站等易發生漏油爆燃的場所。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耐高溫阻燃吸油棉,其不僅對油質吸附能力強,而且具有很高的阻燃、耐高溫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耐高溫阻燃吸油棉包括棉內層、包裹所述棉內層的親油膜層、位于所述親油膜層外圍的阻燃層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層外圍的耐高溫涂層,所述棉內層的厚度為20-40mm,所述親油膜層的厚度為5-10mm,所述阻燃層的厚度為2-5mm,所述親油膜層上分布有若干個微米級微孔,所述親油膜層的孔隙率為60-85%,所述耐高溫涂層上具有若干個納米級吸油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阻燃層的厚度為3mm。
進一步的,所述耐高溫涂層的厚度為1-5mm。
進一步的,所述吸油通道的孔徑為5-100nm。
進一步的,所述親油膜層(17)的厚度為5mm。
進一步的,所述棉內層(16)的厚度為30mm。
進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徑為100-200微米。
進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徑為150微米。
進一步的,所述親油膜層的孔隙率為7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耐高溫阻燃吸油棉,其不僅具有高效的吸油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高溫阻燃效果,可耐高達1000度的高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阻燃吸油棉的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阻燃吸油棉的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耐高溫阻燃吸油棉的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棉內層,2-親油膜層,3-阻燃層,4-微孔,5-耐高溫涂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耐高溫阻燃吸油棉包括棉內層1、包裹所述棉內層1的親油膜層2及位于所述親油膜層2外圍的阻燃層3,所述棉內層1的厚度為20-40mm,所述親油膜層2的厚度為5-10mm,所述阻燃層3的厚度為2-5mm。
所述阻燃層3的厚度優選為3mm。本實用新型的阻燃層3能夠有效阻止吸油棉燃燒。
所述阻燃層3的材料是以無紡布為基材,添加重量百分比為40-50%的二氧化硅制得的。在該實施例中,所述阻燃層3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為45%。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阻燃層3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為40%。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阻燃層3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為50%。
所述親油膜層2的厚度為5mm。
所述棉內層1的厚度為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貝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貝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418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