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安全的LNG加氣站潛液泵撬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41486.X | 申請日: | 2015-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50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衛東;周凱崧;張春軍;楊建坤;茍海平;郭景紅;付林豐;王春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5/02 | 分類號: | F17C5/02;F17C13/00;F17C13/04;F17C1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東城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安全 lng 加氣站潛液泵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LNG加氣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基于安全設計的LNG加氣站潛液泵撬。
背景技術
目前,LNG作為一種優質高效和經濟的清潔能源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就使得對給LNG燃料汽車加氣用的LNG加氣站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是,現有的LNG加氣站存在安全性差、自動化程度不高等問題,給LNG加氣站運行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尤其在LNG加氣站潛液泵撬中的安全問題更為突出。潛液泵撬中設置的安全閥不能完全滿足高壓管線的放空要求,給加氣站的穩定運行帶來安全隱患;并且氣動閥門在各工藝管線設置的數量較少,不能滿足自動調壓、卸車、加氣的功用;當潛液泵撬內有LNG液體泄露時無法通過控制程序對泄露管線進行自動切斷,若通過人工手動關閉泄露處的閥門時,極易造成操作人員的凍傷等事故,這給整個LNG加氣站安全穩定的運行帶來極大的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在使用過程中,LNG潛液泵撬內各高壓管線當有LNG液體氣化時,造成管線內壓力過高,使得該管線內氣體無法自動排空,并且當有LNG液體泄露時無法通過控制程序對泄露處的管線閥門進行遠程操作的問題,提供一種基于安全的LNG加氣站潛液泵撬,以降低LNG加氣站運行的安全風險,提高加氣站運行的可靠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基于安全的LNG加氣站潛液泵撬,包括LNG潛液泵撬框架(1),還包括LNG潛液泵及泵池(2)、LNG潛液泵池進液管組(3)、LNG潛液泵池回氣管組(4)、LNG潛液泵出液管組(5)、LNG潛液泵撬放散管組(6);
所述LNG潛液泵撬框架(1)是框架型結構,用于將所述LNG潛液泵及泵池(2)、所述LNG潛液泵池進液管組(3)、所述LNG潛液泵池回氣管組(4)、所述LNG潛液泵出液管組(5)、所述LNG潛液泵撬放散管組(6)及管托均集成其內部;
所述LNG潛液泵及泵池(2)安裝于所述LNG潛液泵撬框架(1)底部,主要由LNG潛液泵(201)、泵池(202)、進液口管線法蘭(203)、氣相接口管線法蘭(204)、出液口管線法蘭(205)、第一安全閥預留口(206)組成;
所述LNG潛液泵池進液管組(3)由第一法蘭(301)、第二法蘭(302)、第三法蘭(303)、第四法蘭(304)、第五法蘭(305)、第一手動閥門(306)、第一氣動閥門(307)、第二氣動閥門(308)、第二安全閥預留口(309)、第一三通(310)、第二三通(311)、第三三通(312)組成;所述第一法蘭(301)連接所述第一手動閥門(306),所述第一手動閥門(306)連接所述第一三通(310)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三通(310)的第二接口連接所述第一氣動閥門(307)、第三接口連接所述第二三通(311)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氣動閥門(307)連接所述第二法蘭(302);所述第二三通(311)的第二接口連接所述第二氣動閥門(308)、第三接口連接所述第五法蘭(305);所述第二三通(311)的第三接口與所述第五法蘭(305)之間的管線上設置所述第二安全閥預留口(309);所述第二氣動閥門(308)連接所述第三三通(312)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三通(312)的第二接口連接所述第三法蘭(303)、所述第三接口連接所述第四法蘭(304);其中,所述第一法蘭(301)與所述LNG潛液泵及泵池(2)的所述進液口管線法蘭(203)連接,所述第二法蘭(302)與儲液罐排液口管線法蘭連接,所述第三法蘭(303)與卸車增壓器入口管線法蘭連接,所述第四法蘭(304)與卸車增壓口管線法蘭連接,所述第五法蘭(305)與卸車液相口管線法蘭連接;
所述LNG潛液泵池回氣管組(4)由第六法蘭(401)、第七法蘭(402)、第三氣動閥門(403)組成;其中所述第六法蘭(401)與所述LNG潛液泵及泵池(2)的所述氣相接口管線法蘭(204)連接,所述第七法蘭(402)與儲液罐氣相口Ⅰ管線法蘭連接;所述第六法蘭(401)與所述第七法蘭(402)之間的管線上設置所述第三氣動閥門(4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414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