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下連續墻接頭的刷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7296.0 | 申請日: | 2015-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141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繼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E02D5/1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8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連續 接頭 刷壁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連續墻接頭的刷壁器。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高層建筑和深基坑工程越來越多,地下連續墻作為深基坑工 程最佳的圍護結構之一,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地下連續墻是由成槽機按單元 槽段分段開挖而成,相鄰兩幅槽段以柔性或剛性接頭形式相互連接而成。由于一期槽混凝土 澆筑完畢后有時會產生繞流,為防止混凝土繞流通常是在接頭處回填碎石砂包。且二期槽成 槽時槽段內有循環泥漿,這樣將導致接頭處表面會附著一些混凝土塊、編織袋以及泥皮。為 保證地下連續墻墻體的整體性,避免發生滲水現象,在二期槽鋼筋籠下放前需要用刷壁器對 相鄰槽段連接處表面進行刷壁處理。
目前使用的清理工具為地下連續墻刷壁器,現有刷壁器是由鋼板焊接而成的矩形箱體。 其兩側分別焊有平面或圓弧形鋼制刷頭,箱體頂部設有吊環,二期槽開挖完畢后,使用吊車 將刷壁器吊起,使刷壁器刷頭緊貼相鄰槽段接頭處,來回上下做往復運動,清理5到6次, 將地下連續墻接頭表面的泥皮和雜物刷掉,在清理過程中發現,該刷壁器兩邊受力不均衡, 緊貼被刷接頭一側受到阻力作用,另一側卻不受力,極易造成傾斜,致使清除不徹底。一般 采用增大箱體自重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但吊車本身上下起吊就十分緩慢,這樣既增加了機械 消耗,又增加刷壁時間,給現場施工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地下連續 墻接頭的刷壁器,實現快速徹底的進行接頭表面的泥皮清理工作,重量輕很多,工作效率顯 著提高,且制作簡單,節約成本。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地下連續墻接頭的刷壁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刷體、鏟板和連接板,所述刷體和鏟板水平 設置于連接板的正面,刷體平行設置于鏟板的上方,連接板背面設有凸形槽,所述刷壁器通 過凸形槽套裝于成槽機的斗架體抓齒下,成槽機帶動刷體和鏟板上下移動來清理地下連續墻 接頭處。
按上述方案,刷體和鏟板的寬度要小于連接板的寬度,刷體的長度與鏟板的長度相同。
按上述方案,所述刷體包括活動板、固定板和鋼絲刷,活動板設置于固定板上,鋼絲刷 設置于活動板與固定板之間。
按上述方案,鏟板的長度等于固定板的長度加上鋼絲刷的外伸長度。
按上述方案,固定板與連接板之間設有加肋板。
按上述方案,鋼絲刷通過螺栓緊固于固定板和活動板所圍成的空腔內。
按上述方案,所述連接板頂部設有懸掛孔。
按上述方案,鏟板與連接件之間設有加肋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刷體個數為1~3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刷壁器通過凸形槽套裝于成槽機的斗架體抓齒下,成槽機帶動刷體和鏟板上下移動 來清理地下連續墻接頭處;實現快速徹底地進行接頭表面的泥皮清理工作,速度快效率高, 刷壁器直接固定于成槽機的斗架體上,省去吊車費用,成槽機斗架體重量達到28t左右,借 助其下落時的沖擊力,易沖掉一些小型混凝土塊,重量輕很多,工作效率顯著提高,且制作 簡單,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地下連續墻接頭的刷壁器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1-連接板,2-活動板,3-固定板,4-鏟板,5-鋼絲刷,6-螺栓,7-第一加肋板,8- 凸形槽,9-懸掛孔,10-第二加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下連續墻接頭的刷壁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刷體、 鏟板4和連接板1,所述刷體和鏟板4自上而下水平設置于連接板1的正面,刷體平行設置 于鏟板4的上方,連接板1背面底部設有凸形槽8,所述刷壁器通過凸形槽8套裝于成槽機 的斗架體抓齒下,成槽機帶動刷體和鏟板4上下移動來清理地下連續墻接頭處;實現快速徹 底地進行接頭表面的泥皮清理工作。
刷體和鏟板4的寬度要小于連接板1的寬度,刷體的長度與鏟板4的長度相同。
所述刷體個數為2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72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