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6406.1 | 申請日: | 2015-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252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常得勝;武群虎;王新亮;岐峰軍;杜申會;趙曉春;林恒杰;張玉龍;吳旭亮;楊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710032 陜西省西安市辛家***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富水溶腔 隧道 底部 鋼管 加固 施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
背景技術
巖溶問題是隧道工程的一大患,巖溶對隧道的工程影響主要表現在隧道周邊變形、失穩問題,常常導致隧道開挖中的局部崩塌、掉塊及落石;另一方面巖溶涌水也是巖溶對隧道的主要工程影響之一,它不僅影響施工安全,而且直接危及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因而巖溶隧道的施工難度非常大。巖溶隧道施工過程中,經超前地質預報及鉆探補勘,揭示掌子面前方存在高壓富水充填性溶洞(以下簡稱富水溶洞)時,需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對隧道圍巖進行加固,以避免富水溶洞對隧道施工的影響。對隧道圍巖進行加固時,通常采用的是注漿加固法。但現如今對存在富水溶腔的隧道底部進行加固過程中,尤其是隧道底部存在串珠式溶洞時,存在土石方開挖量、施工難度較大、施工效率低、加固效果較差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進行有效加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所施工隧道底部鉆孔成型的樁孔、同軸插裝入樁孔內的鋼套管、由上至下插入鋼套管內的鋼花管和與鋼花管連接的注漿機構,所述樁孔和鋼花管均呈豎直向布設,所述鋼花管底部插入所施工隧道下方基巖內的深度不小于1m;所述鋼花管為圓形鋼管且其前端為圓錐形;所述鋼花管分為前部開孔段和位于所述前部開孔段后側的后端封閉段,所述后端封閉段的長度不小于150cm;所述鋼花管的外徑為Φ70mm~Φ80mm,所述前部開孔段上開有多個注漿孔,多個所述注漿孔呈梅花形布設且相鄰兩個所述注漿孔之間的間距為12cm~18cm,多個所述注漿孔的孔徑均相同且其孔徑均為Φ12mm~Φ18mm;所述鋼花管由多個鋼管節段從前至后拼接而成,每個所述鋼管節段的長度均為1.8m~2.2m;所述注漿機構包括由上至下插入至鋼花管內側底部的豎向注漿管、安裝在豎向注漿管上部且對鋼花管進行臨時封堵的止漿塞和由上至下插裝入鋼花管內側上部的回漿管,所述回漿管呈豎直向布設,所述豎向注漿管和回漿管均安裝在止漿塞上,且止漿塞上開有兩個分別供豎向注漿管和回漿管安裝的安裝孔;所述豎向注漿管上端通過連接管與注漿泵的泵送口連接。
上述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其特征是:相鄰兩個所述鋼管節段之間通過螺栓套管進行連接。
上述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止漿塞包括多個由上至下布設的橢球形橡膠塞,每個所述橢球形橡膠塞上均開有兩個分別供豎向注漿管和回漿管安裝的安裝孔。
上述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鋼花管的后部設置有封堵鋼板,所述封堵鋼板通過鋼箍安裝在鋼花管上,所述封堵鋼板上開有兩個分別供豎向注漿管和回漿管穿出的通孔。
上述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鋼管樁加固施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連接管上裝有壓力表和流量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投入施工成本較低。
2、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能對富水溶腔隧道的基底進行有效加固,并且能有效降低能耗,最大程度減小了土石方開挖量,同時降低了施工難度,實現了質量與環保的統一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富水溶腔隧道底部進行有效加固。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施工狀態示意圖。
圖1-1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鋼花管安裝完成時的施工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流量表;2—樁孔;3—鋼套管;
4—鋼花管;5—封堵鋼板;6—注漿孔;
7—豎向注漿管;8—止漿塞;9—回漿管;
10—連接管;11—壓力表;12—鋼箍。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64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