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6307.3 | 申請日: | 2015-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759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季昌國;劉建屏;王佳宇;崔孟;紀建軍;邊晉發;程云強;馬延會;相怡;郭德瑞;劉永超;韓騰;王春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山西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華正清圓(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9/30 | 分類號: | G01N2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輝 |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工具 靈敏度 校準 平臺 | ||
1.一種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用于承載被檢測的試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包括支架和橫向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圓筒,所述 圓筒與所述支架鉸接,所述圓筒的外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能容納所述試塊的容置部,所 述容置部的深度等于所述試塊的厚度,所述圓筒的外壁與所述試塊的外表面具有相同 的曲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架包括橫向設置的呈矩形的底部框架和分別從所述底部框架的兩端向上延伸設置 的兩縱向框架,所述圓筒安裝于兩所述縱向框架之間,所述圓筒的兩端分別與兩所述 縱向框架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部框架由兩根相互平行的側邊橫桿和與兩根所述側邊橫桿垂直的兩根端部橫桿圍 合而成,所述縱向框架包括兩縱桿及一頂部橫桿,每個所述縱向框架中,兩所述縱桿 的下端分別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端部橫桿的兩端,且兩所述縱桿的上端通過所述頂部橫 桿連接,每個所述縱向框架的兩所述縱桿之間的距離由下至上逐漸變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圓筒的兩端與對應的所述縱向框架之間均通過圓筒端頭連接,所述圓筒端頭包括能拆 裝的連接于所述圓筒的端部的圓盤部、以及由所述圓盤部的圓心處朝向對應的所述縱 向框架延伸形成的連接軸,所述圓筒通過兩所述連接軸與兩所述縱向框架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兩所 述頂部橫桿上設有能分別拆裝的軸承座,兩所述軸承座分別位于對應的所述頂部橫桿 的中央,且兩所述軸承座的軸線與所述圓筒的軸線以及兩所述連接軸的軸線重合,兩 所述連接軸能轉動的插入對應的所述軸承座中,并且兩所述連接軸上均旋接有能阻止 所述圓筒轉動的緊固螺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兩所 述頂部橫桿上分別設有供對應的所述連接軸貫穿的通孔,兩所述通孔分別位于對應的 所述頂部橫桿的兩端中間,且兩所述通孔的軸線與所述圓筒的軸線以及兩所述連接軸 的軸線重合,兩所述連接軸能轉動的插入對應的所述通孔中,并且兩所述連接軸上均 旋接有能阻止所述圓筒轉動的緊固螺母。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部框架的下方能拆裝的設有多個滾輪,多個所述滾輪均勻分布在所述底部框架的下 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滾輪上設有能阻止所述滾輪轉動的定位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試塊通過螺釘能拆裝的固定在所述圓筒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檢測工具的靈敏度校準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試塊上凹設有模擬缺陷結構,所述模擬缺陷結構呈圓孔狀、條形狀或環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山西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華正清圓(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山西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華正清圓(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630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紡織品垂直燃燒性能試驗儀用夾具
- 下一篇:機車車輪探傷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