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6177.3 | 申請日: | 2015-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956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秋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秋菊 |
| 主分類號: | H02S20/32 | 分類號: | H02S20/32;H02S40/3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凱敏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備 自適應 跟蹤 性能 漂浮 型光伏 發電 系統 | ||
1.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包括以漂浮基座(10)漂浮于水面上的太陽能電池板(20),以及通過正反轉來驅動太陽能電池板(20)產生匹配太陽行進路徑的往復擺動動作的直流驅動電機(30),其特征在于:本系統還包括用于控制直流驅動電機(30)產生上述動作的驅動電路以及控制驅動電路作相應啟閉的控制電路,驅動電路包括由主光伏板(41)構成的主電池,主光伏板(41)的受光側板面與太陽能電池板(20)的受光側板面平行且兩者指向方向同向;直流驅動電機(30)兩端分別串接繼電器開關K1和繼電器開關K2,且兩繼電器開關在兩繼電器的線圈同步失電時連通于主電池同一極,而同步得電時均連通于主電池另一極處;在太陽行進路徑上,垂直主光伏板(41)板面布置有受光側板面面積相等且彼此反向的左光伏板和右光伏板;控制電路包括左光伏板和右光伏板串接構成的反向串聯電池組,反向串聯電池組、繼電器K1和繼電器K2彼此并聯;所述繼電器K1和繼電器K2均為延時動作繼電器;繼電器K1所在并聯支路上串接二極管D1,繼電器K2所在并聯支路上串接二極管D2,且二極管D1和二極管D2的串接截止方向彼此反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本系統包括四方箱體狀的控制盒(40),控制盒(40)固定于太陽能電池板(20)和/或漂浮基座(10)上;控制盒(40)盒體正面與太陽能電池板(20)的受光側板面平行且兩者指向方向同向;主光伏板(41)嵌設于控制盒(40)的正面處,左光伏板和右光伏板分置于與主光伏板(41)相鄰的左、右兩側面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主光伏板(41)的受光側板面面積大于左光伏板受光側板面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基座(10)外形呈圓環狀構造,各漂浮基座(10)間彼此并列貼靠以形成太陽能電池板(20)的陣列結構;本系統還包括貫穿相鄰漂浮基座的環體的拉桿(50),拉桿(50)的位于漂浮基座(10)內環面的兩端部分別固接以直流驅動電機(30)驅動的主動輪(60),主動輪(60)軸線平行漂浮基座(10)軸線;拉桿(50)的位于漂浮基座(10)外環面的桿體處套設第一壓板(51)與第二壓板(52),兩壓板上均布置與主動輪(60)軸線平行的從動輪(70),且該從動輪(70)與靠近該壓板的相應側漂浮基座的外環面間構成滾動式抵靠配合;第一壓板(51)和第二壓板(52)間的拉桿桿身上,以及主動輪(60)輪軸與漂浮基座(10)內環面間均布置有壓縮彈簧(5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51)和第二壓板(52)外形均呈“V”字狀且其內側板面與相應漂浮基座的外環面避讓布置;第一壓板(51)和第二壓板(52)的“V”字狀尖端彼此相對并以壓縮彈簧(53)驅使其產生相離動作;各壓板上的從動輪(70)均為兩個且相應布置于“V”字狀的第一壓板(51)和第二壓板(52)的兩端部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以每對彼此配合的漂浮基座(10)及相應太陽能電池板(20)為一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為多組且同平面的呈“品”字形陣列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本系統還包括軸線鉛垂的布置于漂浮基座(10)頂端面的立柱,立柱頂端設置以直流驅動電機(30)驅動的回轉臺(81)且位于該回轉臺(81)頂端的回轉面固接于太陽能電池板(20)底端面處,所述回轉臺(81)的回轉軸線鉛垂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具備自適應光伏跟蹤性能的漂浮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固接于漂浮基座(10)頂端面的下立柱(82)以及套設在下立柱(82)的中空管腔內的上立柱(183),上立柱(83)頂端固定回轉臺(81);下立柱(82)具備多棱柱狀的管腔構造,上立柱(83)外部輪廓呈與之適配的多棱柱狀并可與下立柱(82)間構成鉛垂向的直線導向配合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秋菊,未經陳秋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61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嵌套電容加載線圈諧振器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安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