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心式自纏繞纖維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5455.3 | 申請日: | 2015-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234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恒宇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5/18 | 分類號: | D01D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231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 纏繞 纖維 生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纖維材料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心式自纏繞 纖維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紡織原料中,都是使用自然界的棉麻毛等纖維加工成絲線,用來紡 織成布料,再進一步的進行加工生產。現在的紡織工業中紡織原料進一步的 增加了化工纖維材料,現在人們使用的化工纖維絲材料,通常都是化工原料 在融化狀態下通過微細的小口在高壓情況下擠壓成的細長絲線。在生產過程 中通常會將較細的纖維絲纏繞成束來進行紡織加工,而傳統的紡織纖維通常 只是簡單的將纖維絲集合成束,成束的纖維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松散。同時傳 統的纖維材料通常是采用高壓將融化狀態的纖維原料擠壓出來,對設備的要 求較高,而且在纖維絲線出絲之后不容易對絲線進行快速降溫成型。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通過旋轉的方式將液態纖維化 工材料從細孔甩出,使得可以快速固化成型,并且多根纖維絲可以快速纏繞 的離心式自纏繞纖維生產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離心式自纏繞纖維 生產裝置包括筒狀的氣流箱;所述氣流箱的上部密封裝配有傳動模塊,所述 傳動模塊通過向下伸出的轉軸連接有旋轉塊,所述旋轉塊內加工有物料腔, 所述傳動模塊通過所述轉軸向物料腔內通入熔化狀態的纖維物料;所述旋轉 塊為圓盤形狀,所述旋轉塊的周向上設計有與所述物料腔連通的成絲孔,所 述旋轉塊通過轉軸由所述傳動模塊帶動旋轉,所述氣流箱通過氣流管路與高 壓氣路相連,所述氣流管路與氣流箱內部連通的開口位置高于所述旋轉塊, 所述旋轉塊與所述氣流箱同軸裝配。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塊的直徑大于3cm,所述旋轉塊的轉速大于100r/s。
作為優選,所述氣流箱的下部設計有漏斗形狀的收窄口。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塊上的成絲孔個數為三個以上,所述成絲孔均布于 所述旋轉塊的環形面上。
作為優選,所述氣流管路與氣流箱連通的開口個數為兩個以上,連通的 開口均布于所述氣流箱外壁的圓周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離心式自纏繞纖維生產裝置主要用來生 產纖維絲線,生產時,所述氣流箱內通入有高壓氣流,高壓氣流從所述旋轉 塊的環形邊外側向下吹出,所述旋轉塊的物料腔內通入有融化狀態的纖維液, 所述傳動模塊通過轉軸帶動旋轉塊高速轉動,纖維液在高速旋轉過程中通過 所述成絲孔甩出,被甩出的纖維絲在溫度較低的氣流作用下快速固化成型, 成型后的纖維絲被氣流向下吹出,同時成型的纖維絲在旋轉塊的帶動下不斷 自身旋轉,多個纖維絲不斷絞纏在一起,使得成束的纖維絲結合更加牢固。 該裝置制造出的纖維絲可以快速成型,同時纖維絲可以方便的纏繞成束,纖 維絲產品質量更高,便于下一步的生產,而且在該裝置的生產過程中,物料 腔內不需要提供過高的壓力,生產難度降低,生產成本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離心式自纏繞纖維生產裝置正向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離心式自纏繞纖維生產裝置中旋轉塊正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中實施例所示,該離心式自纏繞纖維生產裝置包括筒狀的 氣流箱1;所述氣流箱1的上部密封裝配有傳動模塊2,所述傳動模塊2通過 向下伸出的轉軸3連接有旋轉塊4,所述旋轉塊4內加工有物料腔41,所述 傳動模塊2通過所述轉軸3向物料腔41內通入熔化狀態的纖維物料;所述轉 軸3使用耐熱的管材制作,所述纖維物料使用纖維顆粒融化后制得。所述旋 轉塊4為圓盤形狀,所述旋轉塊4的周向上設計有與所述物料腔41連通的成 絲孔42,所述旋轉塊4通過轉軸3由所述傳動模塊2帶動旋轉,所述氣流箱 1通過氣流管路11與高壓氣路相連,所述氣流管路11與氣流箱1內部連通的 開口位置高于所述旋轉塊4,所述旋轉塊4與所述氣流箱1同軸裝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恒宇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恒宇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545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