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瓦楞紙生產的氣浮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4199.6 | 申請日: | 2015-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22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黎應祥;潘天武;殷成發;鄭代保;潘順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祥市應強紙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C02F1/52;C02F1/56;C02F10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43190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瓦楞紙 生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浮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在瓦楞紙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氣 浮系統。
背景技術
瓦楞紙是由掛面紙和通過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紙粘合而成的板 狀物,由于其具有生產成本低、易于加工、強度大、印刷適應性樣優良、儲存搬 運方便等優點,在食品或者數碼產品的包裝等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相對環保,使 用較為廣泛。
在瓦楞紙的生產過程中,前期所產生的纖維殘渣需要在氣浮系統中進行清除。 通常,利用空壓機和溶氣泵沖入氣體,將擦渣浮起后進行清除。氣體在泵進口管 道利用自身的真空直接吸入,由于需要持續維持必要的真空實現氣液混合,導致 溶氣泵的功耗很高,維持數十千瓦的水平,提高了瓦楞紙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在瓦楞紙生產中使用的氣浮系 統,利用純粹的機械結構結合水的浮力特性代替了傳統上使用的溶氣泵,從而節 省了大量的電力消耗,降低了瓦楞紙的生產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瓦楞紙生產的氣浮系統,包括文氏管射流器、氣浮池、刮板和渣斗, 其中文氏管射流器連入有空壓機,該空壓機向文氏管射流器輸入空氣;源于回用 池的第一回用水管道,該第一回用水管道向文氏管射流器輸入混有絮凝劑的回用 水;第二回用水管道,該第二回用水管道向文氏管射流器輸入回用水;文氏管射 流器的出口連接到氣浮池作為其入水口;氣浮池中安裝有波紋板,氣浮池的底部 具有出水口;氣浮池上方浸入有旋轉的刮板;刮板聯通至渣斗。
通過上述結構,空壓機注入的氣體與混有絮凝劑的回用水形成氣水混合物, 與其它部分回用水混合后通入浮氣池中,其中的雜質在絮凝劑作用下形成沉淀被 波紋板攔截后隨水從出水口流出,密度較小的浮渣浮起被刮板刮送至渣斗。
其中,在第一回用水管道上安裝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前后管路上分別設 有氟化鋁入口和聚丙烯酰胺入口。
在上述結構下,回用水能夠與絮凝劑充分混合形成沉淀。
其中,在第二回用水管道上安裝有第二水泵。
通過利用水泵驅動,有利于加快回用水的處理速度。
其中,刮板由旋轉電機驅動。
利用旋轉電機,能更好地控制刮板的旋轉速度,以有效匹配浮起的浮渣。
為了便于沉淀迅速通過出水口排出,波紋板由相連接的斜板和平板構成,二 者之間為鈍角,且開口面向右上方。
為了提高處理效率,波紋板、刮板均為多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氣浮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方式,下面申請人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 進行進一步解釋。在如下所提供的實施例和附圖結構中,其大小、形狀、比例、 規格等僅為示意性的,并不構成特別限定。
參考附圖1,本實用新型的氣浮系統,包括空壓機1、文氏管射流器3和氣 浮池,空壓機通過管道聯通文氏管射流器并將空氣注入其中;文氏管射流器上連 接第一回用水管道和第二回用水管道,二者均連接至回用池,并分別通過管道上 的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4從回用池中抽出回用水到文氏管射流器。
其中,第一水泵的前后管路上分別設有氟化鋁入口21和聚丙烯酰胺入口22, 在該情況下回用水中的雜質絮凝形成沉淀,與空氣混合形成氣水混合物,再混合 回用池中的另一部分經第二回用水管道抽出的回用水后,通過入水口5一起通入 到氣浮池中。
在氣浮池中設有波紋板7,其對應的底部位置具有出水口6,沉淀被波紋板 攔截后隨水從出水口流出。
在氣浮池上方設有浸入水中的刮板10,浮渣浮起被由旋轉電機驅動的刮板 刮送至渣斗8,并通過渣斗8底部的出渣口9排出。
在上述中,刮板、波紋板均為多個,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祥市應強紙業有限公司,未經鐘祥市應強紙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41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