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攪拌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1899.X | 申請日: | 2015-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723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史忠;陳慶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42 | 分類號: | B28C5/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攪拌車。
背景技術
攪拌車是指車體呈罐形的運輸車輛,用來裝運各種液體、液化氣體和粉末狀貨物等,公路運輸攪拌車按用途可以分為油攪拌車、汽攪拌車、液攪拌車、粉攪拌車、水泥攪拌攪拌車、加油攪拌車等,攪拌攪拌車是常見的攪拌車的一種類型,用來運送建筑用的混凝土的專用卡車;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稱為田螺車、橄欖車。這類卡車上都裝置圓筒型的攪拌筒以運載混合后的混凝土。這種攪拌車上的攪拌罐體裝在攪拌車上。在攪拌車的運行過程當中尤其是在高速的轉彎過程當中,由于向心力的作用,由于攪拌車的底盤的兩側并沒有設置阻擋件,所以攪拌筒由于固定不牢固會發生從底盤上滾落的事件,攪拌桶的質量和體積巨大,在高速公路上就容易對公路上的車輛造成致命的傷害,由此引發的危機生命的安全事故也是屢見不鮮。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對攪拌筒進行保護的一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攪拌車,包括底盤,在底盤上設置有攪拌筒,所述攪拌筒通過液壓傳動系統實現升降,所述攪拌筒的進料口處設置有托輪架,所述底盤的兩側鉸接設置有側護欄,當側護欄翻轉至底盤上方時,所述側護欄通過固定裝置固定于底盤上方,所述側護欄的護欄桿內部套設有與其滑移連接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可延伸至托輪架處與其相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兩側設置有側護欄,側護欄在不翻轉的時候可以作為側護板來保護車的側部,在翻轉到底盤上方時,通過固定裝置就能夠實現固定,起到了能夠對攪拌筒進行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攪拌筒在發生意外的狀況下從底座上滑落,并且設置有伸縮桿,伸縮桿延伸至托輪架處于其固定,這樣能夠起到了對于攪拌桶的整體長度上都進行限位,進一步的增加了其安全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側護欄的長度大于等于底盤長度的二分之一。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底盤表面靠近兩側設置有于側護欄相固定的固定板,固定方式可以為以下任意一種:插銷、螺桿。
進一步的,所述護欄桿與伸縮桿之間設置有防滑圈。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桿與托輪架處的固定方式為以下任意一種:插銷、螺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增強了其安全性能,在兩側均設置有側護欄,側護欄的設置起到了限位攪拌筒的效果,避免在特殊狀況下攪拌筒從底盤上滾落。
2.多功能使用,在不需要使用的時候,由于側擋板與底盤為鉸接,所以可以通過鉸接將側擋板翻轉至底盤的下方,不僅僅能起到保護的作用,還可以方便人們踩著側擋板上去維修。
3.固定簡單方便,通過插銷或者螺桿的固定方式起到了能對于使用人更加方便的進行兩種狀態的切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攪拌車的示意圖;
圖2為攪拌車側護欄翻轉之后實現固定的示意圖;
圖3為護欄桿的橫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車本體1、底盤2、攪拌筒3、托架4、扶梯5、側護欄6、護欄桿61、伸縮桿62、防滑圈63、定位板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祥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攪拌車,特別是指攪拌車當中的攪拌車,攪拌車包括車本體1,在車本體1后方設置有底盤2,在底盤2上設置有攪拌筒3,攪拌筒3的進料口設置在底盤2的末端,進料口處設置有托架4,在托架4處還設置有扶梯5,在攪拌筒3的前端設置有液壓傳動系統,液壓傳動系統可以控制攪拌筒3的升降,在液壓傳動系統上方設置有供水系統。
在底盤2的兩側靠近前端設置有側護欄6,側護欄6設置在底部沒有輪胎的間隙處,側護欄6的一端與底盤2相鉸接,側護欄6的初始狀態為設置在底盤2的下方垂直處,起到了對于攪拌車側部的保護作用,在需要使用過程當中,例如在高速行駛的過程當中,可以將側護欄6翻轉到底盤2的上方處,在底盤2的靠近兩側相應處設置有定位板7,定位板7與側護欄6的通過以下的任意方式進行固定:插銷、螺桿。在本實施例當中使用螺桿的固定方式,即在定位板7和相對應的側護欄6的豎桿處設置有定位孔,通過螺桿加上螺母就能夠實現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18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