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21521.1 | 申請日: | 2015-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76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徐衛;廖云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樂山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35 | 分類號: | E02D27/35;E02D27/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14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傾斜 電線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中的地樁結構,具體是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
背景技術
電線塔地樁是承受電線塔的地基基礎系統。現有電線塔地樁的基礎建設方式是:開挖一個坑洞,然后建造一個圓柱行的模板,在模板內注入混凝土漿,等混凝土凝結后即形成地基結構。這種結構的建造工期長,工序復雜,且適宜氣候條件溫度的地區,而在高寒地區上述方式不適宜,在高寒地區,混凝土的凝結過程會結冰,結構強度會受到影響,因此上述結構在高寒地區,如中國青藏高原地區不能采用上述結構,形成中國西部地區的現有供電強度較小,基礎建設不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本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利用模塊化結構,實現克服高寒地區的環境的目的,以快速的、方便的、不結冰的架設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包括在地樁坑底面設置的凹槽,凹槽內填有長方體的下底混凝土體,下底混凝土體的上端面與地樁坑底面齊平,下底混凝土體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連接鋼筋柱,下底混凝土體的前端設置有至少2個連接鋼筋柱,下底混凝土體的后端設置有至少2個連接鋼筋柱,下底混凝土體上方設置有左上混凝土體和右上混凝土體,左上混凝土體相對于右上混凝土體以下底混凝土體前后向的軸線呈左右對稱分布,左上混凝土體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上混凝土體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上下走向的通孔,連接鋼筋柱穿過通孔,左上混凝土體的下底面和右上混凝土體的下底面與地樁坑底面齊平;左上混凝土體和右上混凝土體上方設置有連接槽鋼件,穿過左上混凝土體的連接鋼筋柱和右上混凝土體的連接鋼筋柱穿過連接槽鋼件的底面,左上混凝土體的中部區域和右上混凝土體的中部區域均設置有凸出臺,左上混凝土體的凸出臺區域內設置有多個地樁連接柱,右上混凝土體的凸出臺區域內設置有多個地樁連接柱,所有地樁連接柱在俯視方向成圓形陣列排布,地樁連接柱上方設置有地樁,地樁連接柱通過法蘭盤與地樁底部連接。
地樁外徑套設有地樁外套環,在俯視方向上,地樁坑底面設置有若個繞地樁軸線進行圓形陣列排布的輔助定位桿,所有輔助定位桿順次用連接鋼筋A連接在一起,所有輔助定位桿都通過連接鋼筋B連接到地樁外套環上,所有輔助定位桿都通過連接鋼筋C連接到地樁坑的四周壁上,連接鋼筋C頂壓到地樁坑的四周壁上。
還包括矩形環橡膠墊,連接槽鋼件位于矩形環橡膠墊中心區域,矩形環橡膠墊將連接槽鋼件包覆在其內部,矩形環橡膠墊上方設置有槽形混凝土體,槽形混凝土體的開口向下,槽形混凝土體的槽口剛好壓接在矩形環橡膠墊上,連接槽鋼件位于槽形混凝土體的槽腔區域內。
上述結構的原理說明:下底混凝土體、左上混凝土體和右上混凝土體均為預制好的混凝土結構體,結構地基基礎構成結構地基基礎,在現場施工建設防傾斜電線塔地樁系統時,不再采用混凝土灌注操作。下底混凝土體放置到凹槽內,可以防止下底混凝土體想四周方向移位。利用連接鋼筋柱穿過連接槽鋼件這樣的連接結構,使得下底混凝土體、左上混凝土體和右上混凝土體這三個部件結合在一起,然后利用地樁連接柱通過法蘭盤與地樁,使得地樁安裝到上述結構地基基礎上。連接鋼筋柱和連接槽鋼件、以及地樁連接柱和法蘭盤形成對左上混凝土體和右上混凝土體的左右向連接。常規設置來說,左上混凝土體和右上混凝土體可以采用一整塊的結構體,但是考慮一整塊的結構體的施工重量和連接鋼筋柱的插入困難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分體結構,這樣可以方便的插入連接鋼筋柱。上述結構可以解決高寒地區的凍土問題,施工效率很高。
由于土層會有空氣連接槽鋼件容易氧化生銹,為了實現對連接槽鋼件的防氧化保護,還包括矩形環橡膠墊,連接槽鋼件位于矩形環橡膠墊中心區域,矩形環橡膠墊將連接槽鋼件包覆在其內部,矩形環橡膠墊上方設置有槽形混凝土體,槽形混凝土體的開口向下,槽形混凝土體的槽口剛好壓接在矩形環橡膠墊上,連接槽鋼件位于槽形混凝土體的槽腔區域內。本實用新型的矩形環橡膠墊、槽形混凝土體組成密封件,利用槽形混凝土體的重力壓制矩形環橡膠墊,使得槽形混凝土體內部形成空腔,內部不會進入空氣。
上述結構的施工操作是,先開挖地樁坑,將地樁坑的底面夯實找平,然后在中心區域開挖形成凹槽,凹槽底面夯實找平,然后放置入下底混凝土體,然后放置左上混凝土體,連接鋼筋柱穿過左上混凝土體,然后放置右上混凝土體,連接鋼筋柱穿過右上混凝土體,再安裝連接槽鋼件,最后連接地樁到地樁連接柱上,最后回填,夯實地樁坑。整個操作無現場的混凝土灌漿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樂山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樂山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215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