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綜合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04738.1 | 申請日: | 2015-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274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洲;張宏泉;代彥軍;田娟;求裕軍;林志堅;黃春華;劉城林;陳海杉;張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博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7/02 | 分類號: | F24D17/02;F24F5/00;H02S40/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綜合利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綜合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綜合 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可以發電也可以用熱,但是目前的應用 技術是光伏和光熱是分開的,光伏發電轉換效率在8%~15%之間,其余的 80%~90%輻射能轉化為光伏組件的熱能散失到周圍環境中。研究表明,光 伏組件在25℃時,發電效率最高,光伏組件表面溫度每上升1℃,發電效 率降低0.3%~0.5%。由此可見,降低光伏組件的溫度,可以有效地提 高發電效率。目前的光伏組件上的熱量都無法利用,直接散發出去很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太陽能綜合利用率低的問題,提供 了一種能有效的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同時充分利用太陽光熱能的太陽能 綜合利用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太陽能綜合利用系統,包括光伏光熱板、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 水箱,所述的光伏光熱板包括邊框、光伏組件、微流道吸熱管,所述的光 伏組件與電網系統連接,所述的微流道吸熱管分別與空氣源熱泵、地源熱 泵連接,水箱內設有加熱盤管,所述的空氣源熱泵與水箱內的加熱盤管連 接,所述地源熱泵上連接有地熱換熱管、空調末端,所述的地源熱泵與微 流道吸熱管之間還設有蓄能裝置。
光伏光熱板上的光伏組件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共給電網系統,為廠區 和生活區供電,光伏組件吸收多余的熱量傳遞給微流道吸熱管,微流道吸 熱管內的冷卻介質吸收熱量,吸熱后的冷卻介質通過空氣源熱泵把溫度提 升后進入加熱盤管,從而為水箱內的水加熱,源源不斷的提供生活熱水, 多余的熱量儲存在蓄能裝置內,在夜間或者陰雨天氣,蓄能器向空氣源熱 泵提供能量對水箱內的水加熱;地源熱泵用于制冷或采暖,需要制冷時, 地源熱泵從空調末端處吸收能量儲存在蓄能裝置內,多余的熱量通過地熱 換熱管導入地下,需要制熱時,優先使用蓄能裝置內的熱能,熱能不夠時, 則地源熱泵工作從地熱換熱管提取地熱能。該綜合系統既保證了光伏組件 高效的光電轉化率,又對多余的熱量合理利用,用于取暖、制冷、制備熱 水,太陽能利用率高。
作為優選,所述的微流道吸熱管的兩端并聯有風冷散熱器。當蓄能裝 置內能量蓄滿,水箱中的水溫達到要求,此時光伏組件多余的熱量從風冷 散熱器內散發到外界;在夜間或陰雨天氣,蓄能裝置內能量不足時,空氣 源熱泵與風冷散熱器連接,空氣源熱泵工作,從空氣中吸收能量為水箱內 的水加熱。
作為優選,所述的光伏組件與微流道吸熱管之間設有導熱板,微流道 吸熱管的外側設有隔熱板,隔熱板的外側設有底板,底板上設有光伏接線 座,所述的光伏接線座與電網系統連接。導熱板能快速把光伏組件上的熱 量傳遞給微流道吸熱管,實現熱交換。
作為優選,所述導熱板的頂面為平面,所述導熱板的頂面上設有碳晶 涂層,所述的碳晶涂層表面與光伏組件底面之間通過導熱膠連接。碳晶涂 層具有高導熱性,能快速把光伏組件多余的熱量傳遞給導熱板,冷卻介質 循環能快速把導熱板上的熱量帶走,從而保持光伏組件穩定的工作環境。
作為優選,所述導熱板的底面上設有上吸熱管槽,所述的隔熱板的頂 面上設有與上吸熱管槽對應的下吸熱管槽,所述的導熱板的底面與隔熱板 的頂面貼合接觸,所述的微流道吸熱管位于上吸熱管槽、下吸熱管槽內。 微流道吸熱管嵌在上吸熱管槽、下吸熱管槽內,一方面起到定位作用,另 一方面能增加微流道吸熱管與導熱板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熱交換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的微流道吸熱管的內徑為2mm-3mm。
作為優選,所述的導熱板為鋁板,所述的光伏組件為單晶硅組件或多 晶硅組件。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能有效的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同時充分利用 太陽光熱能,極大提高太陽能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原理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圖。
圖3為光伏光熱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光伏光熱板的爆炸圖。
圖5為圖3中D處放大示意圖。
圖6為微流道吸熱管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博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博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047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自供電智能監控熱能表
- 下一篇:多功能供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