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轉式防倒水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01848.2 | 申請日: | 2015-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511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侯俊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式防倒 水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杯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旋轉式防倒水杯。
背景技術
現有的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水杯讓人眼花繚亂,但還找不到一款真正能實現防倒的水杯。 雖然目前有些發明愛好者,已經提出了多種不同的防倒設計,但是無非是利用增加底座重量, 通過降低重心來實現防倒的目的,這樣不僅在傳統的水杯形式上做了重大改動,而且龐大的 底座,對于只想喝道水的使用者來說就顯得很繁重。另外,部分發明者也將水杯和吸盤做了 簡單的結合,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水杯防倒,但是卻不易拿起,使用者在用力拿水杯時, 往往會在慣性作用下容易造成開水的飛濺,或者是拿不起的窘境,對人們日常使用起來非常 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轉式防倒水杯,實現通過吸盤既能 將水杯置于桌上,防止翻倒,又能夠根據需求隨時拿起水杯。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上述技術目的的。
一種旋轉式防倒水杯,包括主杯體和下部開口的基座,所述主杯體和基座通過帶螺紋孔 的圓板固定連接;所述主杯體包括內杯和外杯;所述內杯底部設有金屬板,所述金屬板底部 連接與圓板的螺紋孔相配合的螺桿;所述螺桿穿過螺紋孔深入基座中;所述螺桿位于基座的 一端連接吸盤。
進一步的,所述圓板的螺紋孔位于圓板中心位置處;所述螺桿位于金屬板的中心位置處。
進一步的,所述圓板和金屬板均為不銹鋼板。
進一步的,所述內杯上端外翻形成“倒凹形”。
進一步的,所述外杯的口徑小于下端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內杯上端外徑等于外杯的下端外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旋轉式防倒水杯,通過在原有杯子中設置螺桿、金屬盤和吸盤的組合, 實現了利用旋轉式控制吸盤的吸與放,保證了水杯放在桌面時能夠牢牢抓住桌面,同時使用 者在喝水時也能夠輕松從桌面拿起。而且在傳統水杯的基礎上,做了盡可能小的改動,符合 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避免了杯體的龐大,方便攜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旋轉式防倒水杯的結構圖。
圖2是圓板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主杯體,2-基座,3-圓板,4-吸盤,101-內杯,102-外杯,103-金屬板,104-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并不限于此。
如圖1所示,一種旋轉式防倒水杯,包括主杯體1和下部開口的基座2,所述主杯體1 和基座2通過不銹鋼材質制得的圓板3固定連接,如圖2所示,圓板3中心開設有螺紋孔; 所述主杯體1包括內杯101和外杯102;所述內杯101底部設有金屬板103,所述金屬板103 底部焊接中心有與圓板3的螺紋孔相配合的螺桿104;所述螺桿104穿過螺紋孔深入基座2 中;所述螺桿104位于基座2的一端連接吸盤4。內杯101上端外翻形成“倒凹形”;外杯102 的口徑小于下端直徑;內杯101上端外徑等于外杯102的下端外徑。
工作過程:
使用者要將水杯放于桌面時,只需順時針轉動內杯101,由于內杯101固定,金屬板103 底部的螺桿104就會向下旋入基座2,隨著螺桿104的下移,吸盤4即可緊貼于桌面;若要 拿起水杯,只需反向旋轉內杯101即可。
所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 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做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 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018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