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屋面出氣管臺墩澆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00785.9 | 申請日: | 2015-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061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戴存;史興波;張虎;鄧永剛;霍婷婷;張國棟;陳元超;趙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5/07 | 分類號: | E04D15/07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倫文知 |
| 地址: | 262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屋面 氣管 澆筑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屋面出氣管臺墩澆筑模具,屬于建筑施工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出汽孔臺墩施工過程中,若采用人工手工制作時,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制作效果不好,而采用傳統支模制作,由于臺墩較小,緊固機械較大,施工不便,模板裁剪也造成一定的浪費,這就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屋面出氣管臺墩澆筑模具,該模具施工簡便,施工速度快,可循環利用,節約建材,拆模后臺墩澆筑效果優異,大大提高了屋面的整潔度和美觀性。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該屋面出氣管臺墩澆筑模具包括模殼,所述模殼包括模殼A和模殼B,所述模殼A與模殼B對接固定,模殼A與模殼B對接后內部形成澆注腔,出氣管位于澆注腔內且其上端伸出模殼的上端,所述模殼的上端架設有與出氣管套接配合的定位支架。
上述模殼為六棱臺或圓臺形,且模殼直徑大的一端在下、直徑小的一端在上。
上述模殼的底部設置有防漏水平翻邊。
上述模殼A與模殼B的對接部位分別對應設置有對接把手,所述對接把手通過螺栓組件固定連接。
上述定位支架為X形支架。
上述X形支架包括四根折彎形支架,四根折彎形支架沿出氣管的外圓周呈X形布置。
上述模殼的上端外周邊設置有與定位支架下端配合的安裝孔。
上述定位支架的下端與安裝孔間隙配合。
上述定位支架與出氣管間隙配合。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該屋面出氣管臺墩澆筑模具中,模殼A與模殼B對接固定,模殼A與模殼B對接后內部形成澆注腔,出氣管位于澆注腔內且其上端伸出模殼的上端,所述模殼的上端架設有與出氣管套接配合的定位支架。出氣管通過定位支架固定在模殼內,澆筑完成后,先將定位支架沿出氣管由下向上取下,然后用工具將模殼A與模殼B卸開,完成澆注作業。該模具施工簡便,施工速度快,可循環利用,節約建材,拆模后臺墩澆筑效果優異,大大提高了屋面的整潔度和美觀性。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出氣管,2-定位支架,3-螺栓組件,4-防漏水平翻邊,5-對接把手,6-模殼,7-安裝孔,8-模殼A,9-模殼B。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一種屋面出氣管臺墩澆筑模具,如圖所示,它包括模殼6,所述模殼6為六棱臺或圓臺形,且模殼6直徑大的一端在下、直徑小的一端在上,模殼6的底部設置有防漏水平翻邊4,該防漏水平翻邊4與模殼6為一體成型結構,防漏水平翻邊4可以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殼6底部漏漿。
所述模殼6包括模殼A8和模殼B9,所述模殼A8與模殼B9對接固定,具體的對接結構為模殼A8與模殼B9的對接部位分別對應設置有對接把手5,模殼A8與模殼B9上的對接把手5通過螺栓組件3固定連接,既可以將模殼A8與模殼B9固定連接,又方便澆筑完成后進行拆卸,具體來說,模殼A8與模殼B9上分別對稱設置有兩個對接把手5,模殼A8與模殼B9上的每組對接把手5分別通過兩個8mm的螺絲緊固。
所述模殼A8與模殼B9對接后內部形成澆注腔,出氣管1位于澆注腔內且出氣管1的上端伸出模殼6的上端,所述模殼6的上端架設有與出氣管1套接配合的定位支架2,具體來說,定位支架2與出氣管1采用間隙配合,以便于定位支架2的安裝和拆卸。所述定位支架2為X形支架,該X形支架包括四根折彎形支架,四根折彎形支架沿出氣管1的外圓周呈X形布置,模殼6的上端外周邊設置有與定位支架2下端插接配合的安裝孔7,優選安裝孔7的數量為四個,并沿出氣管1的中心對稱布置,定位支架2的下端與安裝孔7間隙配合,以便于定位支架2插入安裝孔7內。因為模殼6為六棱臺或圓臺形,且其上端直徑小、下端直徑大,所以,模殼6的傾斜外側面可以對定位支架2的下端進行限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007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