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與腔鏡手術戳卡配套使用的輔助套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91628.2 | 申請日: | 2015-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152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耀;吳玲珍;康曉莉;蔡驊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金耀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淵源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術 配套 使用 輔助 套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醫療器械、器材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與腔鏡手術戳卡配套使用的輔助套管裝置。
背景技術
腔鏡手術是由腹腔鏡手術發展而來的微創手術方法,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工業制造技術的突飛猛進,相關學科的融合為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上醫生越來越嫻熟的操作,使得許多過去的開放性手術現在已被腔內手術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術選擇的機會。自1987年報道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來,微創外科手術和理論快速發展,并逐漸普及到外科手術的各個領域。1997年又報道了對乳腺患者采用乳暈入路,在胸腔鏡輔助下用外部牽拉法建立操作空間進行乳房切除術,此后乳腺疾病的內腔鏡手術和內腔鏡輔助手術得到了較快發展。腔鏡手術的基本原理是在臟器內部形成腔隙,將臟器攝于監視屏幕上,手術醫師在高科技顯示屏監視、引導下,于外部操縱手術器械,對病變組織進行探查、電凝、止血、組織分離與切開、縫合等操作。它是電子、光學、攝像等高科技技術在臨床手術中應用的典范,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安全、康復快的特點,近幾年來,外科腔鏡手術發展很快,可同時檢查和治療,是目前最先進、最尖端的微創技術。在治療外科疾病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矚目,并在國際上呈風靡性發展。隨著腔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腔鏡手術醫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借助于腔鏡手術來操作。
腔鏡手術中,為了使細長的手術操作器械通過手術入路進入腔隙,主要是由戳卡建立專用通道,細長的手術鉗子、電鉤、超聲刀等手術器械通過戳卡進入腔隙,以進行切除病灶的手術操作。醫生和護理人員在操作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的操作局限性,即腔鏡手術戳卡其長度難以滿足不同腔鏡手術的需要,醫生和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必需配備各種長度的腔鏡手術戳卡,在手術中也不方便更換使用,增加手術的難度。為了克服上述這一缺點和不足,本領域的科研人員設計出了多種改進型的腔鏡手術戳卡器械,比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03252633U公開的腔鏡手術戳卡,該公開的技術方案通過將戳卡與戳卡管設置成可拆卸式的連接設置,使得可以在手術中更換不同長度的戳卡管,不需要準備長度不同的腔鏡手術戳卡,具有較靈活地使用優點。但是該方案在使用時也不方便操作,因為在手術中更換戳卡管也是非常不便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與腔鏡手術戳卡配套使用的輔助套管裝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點,提供一種輔助套管裝置,它不僅可以使腔鏡手術戳卡在使用時可以靈活調節其戳卡管的長度,而且在使用時可以更合理地抵靠在患者的身上,更方便腔鏡手術戳卡的角度設置與使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與腔鏡手術戳卡配套使用的輔助套管裝置,包括戳卡體,該戳卡體上配設有一戳卡管,所述戳卡管的外側壁上活動旋合套接有一呈中空管體結構的輔助套管體,所述輔助套管體的內側壁上設有一用于旋合連接的內螺紋體,所述戳卡管上配合活動緊束套設有一束套管,該束套管的外側壁設有與所述內螺紋體相配合旋合連接的外螺紋體;所述輔助套管體可沿所述束套管長度方向旋合伸縮設置。
更進一步,所述輔助套管體的底部端口處還設有一環形的吸盤體,該吸盤體用于吸附在人體的皮膚表面。
更進一步,所述吸盤體為彈性橡膠吸盤體。
更進一步,所述輔助套管體的表面設有用于標記旋轉伸縮長度的刻度值。
更進一步,所述輔助套管體采用的材質為透明的塑料材質。
通過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輔助套管體,可以使腔鏡手術戳卡在使用的時候自由調節其戳卡管的長度,不需要拆卸更換戳卡管,只需要螺旋調節該輔助套管體就可以實現,操作非常簡單方便,非常有利于醫生或護理人員的操作使用;同時,該輔助套管體上還通過設置彈性橡膠吸盤體,可以更好地將戳卡管體與人體相抵接觸,更好地調節腔鏡手術戳卡的角度,更有利于手術的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來進一步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金耀,未經陳金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916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殼聚糖微米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雙氫青蒿素液體制劑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