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好氧顆粒污泥的污水處理工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91098.1 | 申請日: | 2015-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51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剛才;竺建榮;黃健盛;童啟邦;張勇;彭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太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倫辰 |
| 地址: | 4011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顆粒 污泥 污水處理 工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城鎮中使用的基于好氧顆粒污泥的污水處理工藝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物質社會越來越豐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各種污水也越來越多,其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由于眾多地域水環境質量不斷惡化,為保持和改善現有水環境質量,新建的污水處理廠需執行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原有污水處理廠需進行提標改造。找到一種處理效果好,工藝簡單、建設運行成本低,適用于污水處理廠新建和提標改造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當前的環境熱點問題之一,不僅可以降低污水污染物進入水體的量,改善水環境質量,而且對保障人類健康也有重要意義。
好氧顆粒污泥,是一種通過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顆粒狀活性污泥,與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抗沖擊能力強、能承受高有機負荷,集不同性質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厭氧微生物)于一體等特點。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尤其適用于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場合。但單獨的活性污泥水處理技術,也還存在易受負荷沖擊影響大,剩余污泥量大,占地面積大,建設運行成本高,進一步提升出水水質難度大,不能滿足新形勢水處理要求等問題。
現有技術中,曾有人提出過一種將SBR技術和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結合的研究方向,通過在SBR系統中培養出好氧顆粒污泥,以結合兩種處理方式的優點,提高污水處理效果。但現有的SBR系統均需從反應器結構和運行控制系統進行改進,否則不適合用于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
故有必要研發一種能夠實現在傳統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基礎上,方便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集成的污水處理系統,使其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剩余污泥量小、占地面積小、建設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等特點。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怎樣提供一種能夠在傳統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基礎上,方便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集成的基于好氧顆粒污泥的污水處理工藝裝置;使其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剩余污泥量小、占地面積小、建設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等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好氧顆粒污泥的污水處理工藝裝置,包括生物反應池,生物反應池底部設置有曝氣器,曝氣器和鼓風機相連并用于實現曝氣,生物反應池上部一端為進水端,生物反應池上部另一端為出水端并在出水端向外連通設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內設置有出水閥用于控制出水;生物反應池出水端下部還向外連通設置有污泥排放管道,污泥排放管道內設置有污泥排放閥用于控制污泥排放;其特征在于,生物反應池進水端設置有一根進水管道,進水管道內設置有進水泵并靠其控制生物反應池的進水,還包括一個PLC控制系統,所述出水閥和污泥排放閥均為具有電磁控制功能的電磁閥,且出水閥、污泥排放閥、進水泵和鼓風機均和PLC控制系統相連并受其控制。
這樣,本污水處理系統中,采用設置有曝氣器的生物反應池,可以用于實現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污水處理工藝。同時將生物反應池的進水、出水、出污和進氣均采用PLC進行控制,這樣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調控生物反應池的工作時序,使其內部通過負荷調控技術以快速實現好氧顆粒污泥培養,進而實現了活性污泥法和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的集成,極大地提高了水處理效果,并具備了剩余污泥量小、占地面積小、建設運行成本低等特點。
作為優化,所述生物反應池進水端還設置有調節池,調節池低于生物反應池設置,調節池前端和浮渣清除裝置相連,調節池后端通過所述進水管道和生物反應池相連,生物反應池位于進水管道上端位置設置有溢流管道連接回調節池。
這樣,生物反應池進水端,先通過浮渣清除裝置去除浮渣,然后通過調節池能夠對污水完成初步調節均化作用以方便后續水處理。調節池起水質、水量調節作用外,還兼具初沉池的作用以沉淀部分較重的污物。同時生物反應池位于進水管道上端位置設置有溢流管道連接回調節池,這樣不僅僅能夠保證控制生物反應池的進水量,而且溢流回調節池的水流中夾雜了生物反應池內的部分的活性成分,能夠極大地提高調節池的調節均化效果。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增強系統水處理效果。
作為優化,所述浮渣清除裝置為格柵池。這樣利于實施且浮渣清除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太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太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910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