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步行式插秧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87592.0 | 申請日: | 2015-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133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大井幸和;福島茂雄;小林順子;清水孝式;松村哲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久保田 |
| 主分類號: | A01C11/00 | 分類號: | A01C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呂琳;樸秀玉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步行 插秧機 | ||
1.一種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沿前后方向的機體框架的前部連結有變速箱,在所述變速箱的前側支承 有發動機,在所述機體框架的后部連結有秧苗插植裝置,
連結在所述機體框架前部的預備載秧臺框架向上方延伸,在所述預備載秧 臺框架的上部支承有預備載秧臺,
在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變速箱的上側具有機罩,
以能夠在第一姿勢和第二姿勢之間對所述機罩進行姿勢變更的方式,繞左 右方向的支承軸心自由擺動地支承有所述機罩后部的支承部,所述第一姿勢為 位于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變速箱的上側的姿勢,所述第二姿勢為與所述第一姿勢 相比朝上側開放的姿勢,
在處于所述第一姿勢的狀態下,在從側面觀察時,所述支承部配置在與所 述預備載秧臺框架重疊的位置。
2.一種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沿前后方向的機體框架的前部連結有變速箱,在所述變速箱的前側支承 有發動機,在所述機體框架的后部連結有秧苗插植裝置,
連結在所述機體框架前部的預備載秧臺框架向上方延伸,在所述預備載秧 臺框架的上部支承有預備載秧臺,
在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變速箱的上側具有機罩,
以能夠在第一姿勢和第二姿勢之間對所述機罩進行姿勢變更的方式,繞左 右方向的支承軸心自由擺動地支承有所述機罩后部的支承部,所述第一姿勢為 位于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變速箱的上側的姿勢,所述第二姿勢為與所述第一姿勢 相比朝上側開放的姿勢,
在處于所述第一姿勢的狀態下,在從側面觀察時,所述機罩的后端部配置 在與所述預備載秧臺框架重疊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機體框架的上側,以橫跨所述變速箱和所述秧苗插植裝置的方式連 結有支承框架,
所述支承部以繞所述支承軸心自由擺動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承框架的前部 所具有的支點部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連結在所述機體框架前部的連結托架,螺栓連結有所述變速箱,
通過使所述預備載秧臺框架連結在所述連結托架,從而使所述預備載秧臺 框架連結在所述機體框架的前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橫跨所述發動機的上側和所述變速箱的上側具有燃料箱,
在處于所述第一姿勢的狀態下,所述機罩位于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變速箱的 上側,并且,通過所述機罩覆蓋所述燃料箱。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箱的前部支承在所述發動機所具有的前支承部件,
所述燃料箱的后部支承在所述變速箱所具有的后支承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支承部件具有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用于使所述機罩保持在所 述第二姿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的上部具有給油口,所述機罩具有開口部,
在處于所述第一姿勢的狀態下,所述給油口從下側進入所述開口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連結在所述變速箱的前部的發動機框架向前方延伸,在所述發動機框架支 承有所述發動機,
保險杠連結在所述發動機框架的前部并向前方延伸,所述保險杠的寬度比 所述發動機框架的寬度窄。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發動機框架的右橫向面部和左橫向面部具有螺紋部,所述螺紋部用 于安裝臺架,所述臺架使機體呈立起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久保田,未經株式會社久保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8759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田作業機
- 下一篇:一種錐體圓盤型孔式排種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