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集成化自流式生物脫氮除硫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82655.3 | 申請日: | 2015-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879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金仁村;史志堅;郭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化 自流 生物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化自流式生物脫氮除硫反應器。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快速發展及經濟水平的顯著提高,排放的廢水趨向多樣 化,為了滿足生態、經濟等可持續性發展,必須對現代廢水處理技術 提出更高的要求。含硫廢水中的硫化物有毒性、腐蝕性并伴隨惡臭, 含氨氮廢水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兩者都對環 境造成巨大的危害。日益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給高氨氮、高含硫廢水 的處理帶來巨大的挑戰。
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硫自養反硝化工藝是一種高度集成化的自 養生物脫氮除硫工藝,該工藝所涉及的菌種均為自養型微生物,不需 要外加有機碳源。當前的工藝設計中,一般僅使短程硝化工藝與厭氧 氨氧化工藝相結合,實現高氨氮廢水的生物處理,處理效果顯著但處 理基質有限,高含硫廢水仍需額外工藝處理,會導致占地面積增大、 基建費用增高。若將以上工藝集成在同一裝置中進行,可減小占地面 積、降低基建費用,同時廢水中的污染物將被全部轉化,也使廢水中 硫化物生成單質硫,實現廢物資源化。因此,開發集成化自流式生物 脫氮除硫反應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工藝設備占地面積達、成本高、耗能大的問題,本 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占地面積小,基質全部轉化,能耗小的集成化自 流式生物脫氮除硫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化自流式生物脫氮除硫反應器,包括反應 器本體、底座、裝在底座上的支架、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的反 應器本體安裝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進水管路和所述的出水管路分 別安裝在所述的支架上,并且所述的反應器本體通過進水管路與外界 水源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應器本體內腔通過豎隔板分隔成第 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的第一腔從上到下依次分成一次進水區、用于填 充輕質生物載體的短程硝化單元、用于填充懸浮填料的厭氧氨氧化單 元以及二次進水混合區,所述的一次進水區上方設有與進水管路連通 的錐形布水器;所述的厭氧氨氧化單元設有第一排泥口,所述的二次 進水混合區與進水管路連通;所述的第二腔從下到上依次分成硫單質 回收區、用于填裝顆粒污泥的厭氧氨氧化耦合硫自養反硝化單元、出 水區和集氣區,所述的二次進水混合區與所述的硫單質回收區之間的 豎隔板為穿孔板;所述的硫單質回收區配有帶控制閥門的第二排泥 口,所述的出水區外部配有出水槽,并且所述的出水槽出水口與所述 的出水管路連通;所述的集氣區頂部配有帶排氣口的活動蓋板;所述 的活動蓋板與所述的出水區溢流堰之間的間隙作為液體流出口流入 出水槽內。
進一步,所述的一次進水區的上部配有曝氣裝置,所述的曝氣裝 置包括曝氣管、中空曝氣導引管和曝氣頭,所述的中空曝氣導引管通 過緊固件固定于所述的支架上,其中所述的中空曝氣引導管一端與曝 氣管連通,另一端裝有曝氣頭。
進一步,所述的進水管路包括進水總管、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 管,所述的進水總管一端與外部水源連通,另一端通過三通分別與第 一進水管的進水端、第二進水管的進水端連通,其中第一進水管的出 水端裝有錐形布水器,第二進水管的出水端與二次進水混合區連通。
進一步,所述的厭氧氨氧化單元底部左側設置有帶控制閥門的第 一排泥口;所述的二次進水混合區上部左側設置有第二進水管;所述 的硫單質回收區底部右側設置有帶控制閥門的第二排泥口。
進一步,所述的反應器本體呈長方體,反應器本體的高、長、寬 比為3.3~4.3:3~3.9:1,且所述的一次進水區、短程硝化單元、厭氧 氨氧化單元、二次進水混合區、硫單質回收區、厭氧氨氧化耦合硫自 養反硝化單元、出水區、集氣區的體積比為0.07~0.1:1:2:3~4: 0.05~0.08:6~7:0.4~1:0.02~0.05。
進一步,所述的短程硝化單元設置有中空玻璃微珠生物膜載體; 所述的中空玻璃微珠生物膜載體相對于水的比重為0.1~0.3;所述的 中空玻璃微珠的總投加量以短程硝化單元總體積計為100~200g/L;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單元內有懸浮填料,所述的懸浮填料為聚亞安酯海 綿載體;所述的聚亞安酯海綿載體形狀為正方體;所述的聚亞安酯海 綿載體相對于水的比重為0.3~0.6;所述的聚亞安酯海綿載體的總投 加量占厭氧氨氧化單元總體積的20%~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師范大學,未經杭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8265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改進的加藥結構的工業循環水系統
- 下一篇:一種旋流曝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