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76203.4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544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軒;郭勤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美嘉機械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7/00 | 分類號: | F02F7/00;F01M13/00;F01M13/04;F02F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華 |
| 地址: | 430065***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增壓 發動機 排氣 | ||
1.一種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包括進排氣罩蓋本體(1)、分油蓋板(2),進排氣罩蓋本體(1)與分油蓋板(2)采用振動摩擦方式焊接,所述進排氣罩蓋本體(1)與分油蓋板(2)之間的空腔內設置有油氣分離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排氣罩蓋本體(1)與分油蓋板(2)之間的空腔內還設置有壓力調節機構(4),油氣分離機構(3)入口的側邊有曲軸箱竄氣入口(7),曲軸箱竄氣入口(7)與油氣分離機構(3)的入口之間開有第一回油孔(6),第一回油孔(6)與汽車增壓發動機內的曲軸箱連通;油氣分離機構(3)的出口與壓力調節機構(4)的入口連通,油氣分離機構(3)的出口與壓力調節機構(4)的入口之間開有第二回油孔(8),第二回油孔(8)與曲軸箱連通,第二回油孔(8)的底部有卡槽,卡槽內設置有球閥(9),球閥(9)為硬質塑料圓球,球閥(9)的直徑大于第二回油孔(8)的內徑,且球閥(9)能在卡槽內沿第二回油孔(8)軸向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調節機構(4)包括調節閥蓋(4a)、膜片(4b)、彈簧(4c)、底座(4d),調節閥蓋(4a)與分油蓋板(2)卡接,底座(4d)固定在分油蓋板(2)上,彈簧(4c)的底部固定在底座(4d)上,調節閥蓋(4a)位于膜片(4b)上方并卡接于底座(4d)上,膜片(4b)將底座(4d)與調節閥蓋(4a)分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閥蓋(4a)與大氣連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排氣罩蓋本體(1)與分油蓋板(2)之間的空腔內還設置有曲軸箱補氣機構(5),壓力調節機構(4)的出口與曲軸箱補氣機構(5)的入口連通,曲軸箱補氣機構(5)分別與汽車增壓發動機內的曲軸箱、空氣過濾系統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軸箱補氣機構(5)包括增壓器單向閥(5a)、管嘴(5b)、補氣孔(5c)、傘閥(5d),增壓器單向閥(5a)與壓力調節機構(4)的出口連通,管嘴(5b)位于增壓器單向閥(5a)的出口處,增壓器單向閥(5a)允許氣體從壓力調節機構(4)流向管嘴(5b)而不允許氣體回流,補氣孔(5c)位于管嘴(5b)上,補氣孔(5c)與汽車增壓發動機內的空氣過濾系統連通,傘閥(5d)與進排氣罩蓋本體(1)卡接,增壓器單向閥(5a)、管嘴(5b)、補氣孔(5c)、傘閥(5d)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補氣通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傘閥(5d)將補氣通道與曲軸箱隔開,傘閥(5d)為單向閥,只向曲軸箱一側開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排氣罩蓋本體(1)上卡接有加油口蓋(10)。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蓋(10)包括上殼體、下殼體,上殼體與下殼體卡接為一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的密封槽內填充有O型密封圈。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汽車增壓發動機進排氣罩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軸箱竄氣入口(7)呈L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美嘉機械塑料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美嘉機械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762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