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樹脂排咪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74771.0 | 申請日: | 2015-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196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崔斌斌;徐鵬;季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馳馬拉鏈(無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大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楊青 |
| 地址: | 2142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脂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用于拉鏈生產,具體為樹脂排咪模具。
背景技術
樹脂拉鏈由鏈牙、拉頭、限位碼或鎖緊件等組成。其中,鏈牙又被稱之為咪牙,樹脂拉鏈通過排牙模具注塑進行生產。
現有的樹脂拉鏈咪牙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各設有對應的半個咪牙型腔,包圍形成用于注塑拉鏈咪牙的型腔。在該下模中央上方設有T形頂板,在合模時由下模底部設置的打板上的若干頂出銷向上頂出使得該T形成形板可向上頂,并利用彈簧力量回復,使該T形成形板上下地往返動作,以此幫助產品脫模。上述構造中該T形成形板是至少三百多絲米以上的細長形體,受制于咪牙厚度,T形板上部兩側厚度都較薄,最小能達到10絲米。
這樣在實際動作時往往會產生如下的缺點:上下往復動作的細長T形成形板經常與上、下模的咪牙型腔兩側邊緣發生撞擊而傷及注塑模上、下模的咪牙型腔兩側邊緣和T形成形板。而T形成形板上部兩側厚度比較薄,因此經常被壓壞。一方面經常更換T形成形板增加了模具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模具的維修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樹脂拉鏈排牙模具,以降低排牙模具的使用成本和維修率。
具體技術方案為:
樹脂排咪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打板,下模有下咪牙型腔,下咪牙型腔兩側有下布帶槽;對應的上模設有上咪牙型腔,上咪牙型腔兩側分別有上布帶槽;上模還設置有主流道和多個分流道,主流道位于上咪牙型腔中間,分流道位于主流道兩側,分流道另一側與對應的上咪牙型腔相連;下模下咪牙型腔中心線上有通孔,打板上對應有頂桿,頂桿安裝在通孔內,頂桿的高度與通孔的深度相等;頂桿下降時,通孔內形成圓柱型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樹脂排咪模具,簡化了樹脂排咪模具結構,用頂桿脫模代替了以前頂板脫模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排咪模具的制造難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排咪模具的使用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樹脂排咪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打板3,下模2有下咪牙型腔5,下咪牙型腔5兩側有下布帶槽11;對應的上模1設有上咪牙型腔4,上咪牙型腔4兩側分別有上布帶槽;上模1還設置有主流道12和多個分流道13,主流道12位于上咪牙型腔4中間,分流道13位于主流道12兩側,分流道13另一側與對應的上咪牙型腔4相連;下模2下咪牙型腔5中心線上有通孔10,打板3上對應有頂桿9,頂桿9安裝在通孔10內,頂桿9的高度與通孔10的深度相等;頂桿9下降時,通孔10內形成圓柱型腔14。注塑機將拉鏈的兩根布帶分別沿著下布帶槽11,兩根布帶分別落入對應的咪牙型腔5中,同時打板3向下沉,頂桿9與下模2的通孔10圍成若干個圓柱型腔14。合模后,樹脂料沿著主流道12流入圓柱型腔14和分流道13,經分流道13流入相應的上咪牙型腔4和下咪牙型腔5組成的型腔內,進行咪牙的制作,流入圓柱型腔14形成圓柱,咪牙制作完畢,分模,打板3上頂桿9向上頂料,頂桿9頂起圓柱脫模,注塑機將布帶進一個模具的距離后繼續進行上述制作步驟,如此重復,就實現了樹脂拉鏈的排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馳馬拉鏈(無錫)有限公司,未經馳馬拉鏈(無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747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