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泵上導壓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972969.5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545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國軍 |
| 主分類號: | F04B53/00 | 分類號: | 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驥 |
| 地址: | 1313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泵上導壓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開采機械。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油田開采石油中,通常在抽油泵上連接導壓器、防砂器等,起到抽油、防砂的作用,但是兩者分別安裝,功能單一,而且防砂器采用防砂凡爾結構,缺點是泥砂存放量小,需經(jīng)常進行維護,給生產(chǎn)的連續(xù)性帶來影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泵上導壓器,以解決防砂效果不好、功能單一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上接頭、下接頭分別與外管螺紋連接,上接頭與外管連接處有密封圈一,下接頭與外管連接處有密封圈二,內管下端與下接頭螺紋連接、上端與內管封頭通過卡環(huán)固定連接,壓簧座位于內管封頭與內管限位凸起之間、并與內管滑動連接,壓簧位于內管封頭與壓簧座之間,內管在內管封頭與內管限位凸起之間有條形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結構新穎,將導壓器和防砂器的功能結合在一起,簡化了結構,同時,油桿下行時,在抽油泵的上方形成低壓區(qū),使油能更容易進入抽油管中,并且利用外管與內管之間的空間進行集砂,使集砂的空間增大許多,延長了工作時間,有利于生產(chǎn)的連續(xù)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上接頭2、下接頭1分別與外管9螺紋連接,上接頭與外管9連接處有密封圈一3,下接頭與外管9連接處有密封圈二10,內管8下端與下接頭螺紋連接、上端與內管封頭4通過卡環(huán)5固定連接,壓簧座7位于內管封頭與內管限位凸起701之間、并與內管滑動連接,壓簧6位于內管封頭與壓簧座之間,內管在內管封頭與內管限位凸起之間有條形孔702。
工作原理,抽油桿11從上接頭、內管、下接頭中穿過,抽油桿與內管封頭、壓簧座滑動連接,沒抽油桿上行時,被抽上來的油向上頂著壓簧座上行,油從條形孔702中進入外管與內管之間的空間,并經(jīng)上接頭上行;當抽油桿下行時,壓簧向下推動壓簧座至內管限位凸起處,這時壓簧座上邊的油將不到回到地下,砂子等沉積在外管與內管之間的下部,抽油桿繼續(xù)下行,這時在抽油泵上方形成負壓,最終使地下的原油更容易進入抽油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國軍,未經(jīng)張國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729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液化天然氣柱塞泵出口緩沖彎管
- 下一篇:一種水泵浮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