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震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71915.7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671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林玉琪;李文莉;李忱 | 申請(專利權)人: | 琪爾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13/12 | 分類號: | A43B13/12;A43B13/20;A43B13/18;A43B7/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鞋。
背景技術
鞋子作為人們口常的必須品,承擔著保暖、保護、美觀等功能。在一些場合,例如野外活動、訓練、救援等場合,通常需要靴子具有一些的減震功能,以滿足人們對于腿部、腳部安全的需要。減震鞋是功能鞋的一種,主要是指具有吸收腳部沖擊力,進而保護足部的鞋子。人們對于鞋子的避震效果十分重視,因為鞋子的避震效果直接影響其穿著舒適性和運動效果,在競技體育領域尤為突出,一雙具有良好避震效果且穿著舒適的鞋子不僅能保護運動員的雙腳,更能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傳統的運動鞋主要通過改良鞋子尤其是鞋底結構來達到避震效果,例如在鞋底上加上緩震材料制成的中底,或是在鞋底上設置氣墊,緩震材料所制作的中底其減震作用。雖能起到減震作用,但對其回復支持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震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減震鞋,包括鞋底,所述鞋底腳后跟部位設有若干減震圈,所述減震圈由多個減震帶構成,各減震帶依次疊加設置,并且各減震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作為固定端,以該固定端為中心將各減震帶由內向外卷繞構成所述減震圈。
進一步的是:所述減震圈為2-4個。
進一步的是:所述鞋底由上至下設有保護層、夜光層、氣墊層、TPU層與耐磨層;所述減震圈設于所述氣墊層的腳后跟部位。
進一步的是:所述夜光層為熒光夜光層。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設計的減震鞋,鞋底的腳后跟部位設有若干減震圈,所述減震圈是由多個減震帶構成,各減震帶依次疊加設置,并且各減震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作為固定端,以該固定端為中心將減震帶由內向外卷繞構成所述減震圈,在相同的卷繞次數下,各減震帶分別構成的減震帶圓圈的直徑不同,即各減震帶圓圈的張緊度不同,各減震帶圓圈的張緊度由內向外減小,則所述減震圈彈性形變能力由內向外依次增加,具有多級減震層次,在被腳部踩踏過程中,減震圈具有較大彈性形變能力的外層首先會對大部分的踩踏壓力進行形變吸收,起到減震緩沖作用,隨著外層的受力形變,減震圈內層的張緊力逐漸加大對腳部起到支撐作用,因此,所述減震圈的結構設計使得鞋底能夠有效的兼具減震效果和支撐效果,實用性高。所述夜光層采用熒光技術,在夜間起到發光效果,給予穿戴者在夜跑時有炫酷的感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鞋底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考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揭示的是一種減震鞋,包括鞋底1,鞋底1由上至下設有保護層2、夜光層3、氣墊層4、TPU層5與耐磨層6。氣墊層4的腳后跟部位設有若干減震圈7,減震圈7由兩個減震帶8構成,各減震帶8依次疊加設置,并且各減震帶8的一端固定連接作為固定端,以該固定端為中心將各減震帶8由內向外卷繞構成所述減震圈7。所述夜光層3為熒光夜光層。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琪爾特有限公司,未經琪爾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719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