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掛耳茶包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67584.X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507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強;吳明冬;涂元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振強 |
| 主分類號: | B65D85/812 | 分類號: | B65D85/8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38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掛耳茶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包裝,特別是一種掛耳茶包。
背景技術
茶葉飲品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 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 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我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作為我國的特 有飲料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傳統泡茶的工藝是茶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對于工作繁忙 的辦公族來說,用整套的泡茶工具加上繁多的沖茶工序來享受品茗的樂趣就很不現實了。 雖然現在市面上出現了方便攜帶和沖泡的茶包,但是在沖泡過程中,包體浸入杯中,而吊牌 懸掛在杯外,容易出現吊牌掉入杯中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攜帶和沖 泡,能根據需要選擇沖泡次數的掛耳茶包。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掛耳茶包,包括包體,在所述包體的外側鏡像對稱設有第一支撐組件和第二 支撐組件,所述第一支撐組件包括底片、連接片和掛架,所述底片通過連接片與掛架連接, 還設有腳架,所述腳架一端可旋轉固定在其中一個掛架上,另一端與另一個掛架可構成卡 扣配合。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組件和第二支撐組件的高度相同,均高于所述包體的高 度。
優選的是:所述包體為無紡布過濾袋。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組件、第二支撐組件、底片、連接片、掛架和腳架均采用防 水硬卡紙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便于外出攜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容易出 現吊牌掉入杯中,并且無法經受浸泡的問題,同時可根據茶葉品種沖泡多次,享受品茗的樂 趣。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包體,2-第一支撐組件,3-第二支撐組件,4-底片,5-連接件,6-掛架,7-腳 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掛耳茶包,包括包體1,在所述包體1的外側鏡像對稱設有第一支撐組件2和第 二支撐組件3,所述第一支撐組件2包括底片4、連接片5和掛架6,所述底片4通過連接片5與 掛架6連接,還設有腳架7,所述腳架7一端可旋轉固定在其中一個掛架6上,另一端與另一個 掛架6可構成卡扣配合。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組件2和第二支撐3組件的高度相同,均高于所述包體1的 高度。
優選的是:所述包體1為無紡布過濾袋。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組件2、第二支撐組件3、底片4、連接片5、掛架6和腳架7均 采用防水硬卡紙材質。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撕開包裝封口,通過將第一支撐組件2和第二支撐組件3向 外展開,并將掛架6架掛在杯口邊緣,向茶包中加入熱水至杯子7/10高度,熱水再從濾袋中 滲出滴落到杯子中,由于濾袋的作用,茶葉殘渣不會出現在茶水中。根據不同品種茶類沖泡 時間的需要浸泡數秒后可將茶包拎起,瀝干后將茶包移開,把腳架7向下展開,與掛架6扣 合,依靠腳架7的支撐作用可放置在杯墊上,因為每一個茶包根據所裝茶葉品種的不同可沖 泡多次,沖泡后茶包依托第一支撐組件2、第二支撐組件3和腳架7的共同作用可放置在杯墊 或其它容器內,而無需擔心茶水滴漏或者無處放置。在沖泡的過程中,能清晰看到在掛耳茶 包中的茶葉條索,也能根據茶葉展開的形態來判斷茶葉所能沖泡的次數,這樣能帶給沖茶 者以品茗的樂趣,且方便攜帶,在沖泡過程中也不用擔心茶包會掉落杯中,在辦公場所或者 外出時均可體驗到沖茶的樂趣所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振強,未經王振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675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