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54900.X | 申請日: | 2015-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541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畢家平;黎文超;楊立民;邰洪利;侯曉飛;張文喜;吳景軍;孫文河;胡丙生;林永茂;李萬昌;馬建春;安明迪;白濤;于江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盤錦遼河油田遼南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34 | 分類號: | E21B43/34;E21B34/02 |
| 代理公司: | 錦州遼西專利事務所 21225 | 代理人: | 趙月娜 |
| 地址: | 12411***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 氣井 初期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氣開采領域,特別是一種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適用于 石油天然氣開采初期對天然氣井壓裂后放噴期間的天然氣、混合氣有控制的處理。
背景技術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應用領域廣泛,但受生產條件和工藝設備制約,目前開采方式初 期仍為對空燃燒的敞開方式,對井口天然氣混合氣體不能有效控制,致使返排液、壓裂砂等 直接沖入泥漿池,破壞了泥漿池保護層,易造成環境污染。
由于在天然氣井壓裂結束后就進入放噴階段,需要對天然氣井進行誘產,清除井筒內及 近井地帶的壓裂液和不穩定壓裂砂。放噴階段由于天然氣井壓力高,混合天然氣出井流速快、 含砂、含液,易對正常的生產設備造成砂蝕,目前初期放噴還是采用對泥漿池敞放的方式。 現有的天然氣處理設備具有容器、管網阻力,產生了高低不等的回壓,使得天然氣井初期放 噴不順暢,易使井內返排液回落井底,造成壓井等生產事故,嚴重的可導致天然氣井報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的 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其具有耐溫、耐沖擊的特性,不產生回壓,工藝簡單,操作方 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臥式放噴槽、設于臥式放噴槽前側 的進氣控制閥組,所述臥式放噴槽呈長方體狀、上方敞口且槽體設有循環水夾層,所述進氣 控制閥組由主進氣閥、通過支管道分別與主進氣閥連通的分進氣閥Ⅰ和分進氣閥Ⅱ、利用管 路連接于分進氣閥Ⅰ后部的可更換內部油嘴的油水套Ⅰ、利用管路連接于分進氣閥Ⅱ后部的 可更換內部油嘴的油水套Ⅱ、利用管路連接于油水套Ⅰ后部的放噴管Ⅰ和利用管路連接于油 水套Ⅱ后部的放噴管Ⅱ組成,所述放噴管Ⅰ和放噴管Ⅱ位于臥式放噴槽內側且放噴管Ⅰ和放 噴管Ⅱ底部面向槽體底面開設放噴口,所述臥式放噴槽內側中后部設有溢流隔板,所述臥式 放噴槽尾部設有排液口,所述循環水夾層底部設有循環水進口,頂部設有循環水出口,所述 臥式放噴槽中上部設有自動探測點火裝置。
上述的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所述臥式放噴槽前側壁設有觀察孔。
上述的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所述循環水進口和循環水出口分別位于臥式放噴槽 兩側。
上述的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所述放噴管Ⅰ和放噴管Ⅱ為擴大管式結構。
上述的天然氣井初期放噴控制裝置,采用撬塊式結構,以按設計要求進行搬遷和組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進氣控制閥組設計了兩個天然氣進口,可以根據井口壓力進行及時切換,實現對井口 壓力的控制;
2、臥式放噴槽的循環水夾層內冷卻水為高進低出,有效降低了槽體溫度,緩解天然氣火 焰的燒蝕;
3、生產時單井可連續生產,壓裂砂沉積在槽底,壓裂液經溢流隔板阻隔沉淀后從槽體尾 部的排液口排出;
4、實驗證明,本裝置對天然氣初期放噴的回壓基本為0,處理液量為100方/小時,天 然氣處理量為2萬方/小時。
附圖說明
圖1是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面圖;
圖3是圖1中B-B向剖面圖。
圖中:1.主進氣閥、2.分進氣閥Ⅰ、3.分進氣閥Ⅱ、4.油水套Ⅰ、5.油水套Ⅱ、6.放噴 管Ⅰ、7.放噴管Ⅱ、8.臥式放噴槽、9.循環水夾層、10.溢流隔板、11.循環水出口、12.排液 口、13.循環水進口、14.自動探測點火裝置、15.觀察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盤錦遼河油田遼南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盤錦遼河油田遼南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549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捷移動的測井儀
- 下一篇:一種射流泵采油井組降回壓集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