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53386.8 | 申請日: | 2015-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028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慶才;郭慶松;陳亮;劉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埃維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1/26 | 分類號: | B60Q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尤其涉及一種后組合燈固定板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絕大多數車型的后組合燈的前角部沒有配光要求,隨著汽車技術的不 斷發展,對后組合燈配光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后組合燈的前角部配光(配LED 或導光管)是后組合燈造型創新點之一。
后組合燈的前角部沒有配光要求的車型,該部位的后組合燈會很薄,與之相 對應的鈑金深度會很淺,所以,該部位的固定點一般會設計在側圍外板上,前角 部配光(配LED或導光管)會造成后組合燈的前角部厚度顯著增加,與之相對 應的鈑金深度會很深,該部位的固定點如果設計在側圍外板上,會造成側圍外板 拉延無法成形,因此,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固定點只能設計在后組合燈固定板上。
由于后組合燈前角部一般較窄,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固定點設計在后組合燈固 定板上,側圍外板與后組合燈固定板的焊接邊會造成安裝空間不足,本專利提供 的結構,可有效解決該問題,同時,該結構的設計還可解決車身密封及后組合燈 與側圍外板配合精度等問題。但是后組合燈前角部一般較窄,后組合燈前角部的 固定點設計在后組合燈固定板上,導致側圍外板與后組合燈固定板的焊接邊會造 成安裝空間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可有效解決該問題,同時,該結構的設計還可解 決車身密封及后組合燈與側圍外板配合精度等問題。
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包括側圍外板、后組合燈固定板、后圍板、后 組合燈線束過孔。
所述后組合燈固定板上設置有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卡扣安裝孔、后組合燈定位 孔和后組合燈安裝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圍外板與后組合燈固定板通過焊接的 方式連接,共有三個焊點,即焊點I、焊點II、焊點III,所述焊點I、焊點II、焊 點III在x、z方向采用v字形布置,所述卡扣安裝孔位于上述三個焊點的中心位 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焊點II和焊點III的焊接面方向采用與 Y向呈夾角的布置方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焊點I的焊接面方向采用與Y向垂直的 方式布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側圍外板與后組合燈固定板的焊點在X、Z方向采用“V”字形布置, 使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安裝點位于三個焊點中間位置,即保證側圍外板與后組合燈 固定板的焊接強度,又保證焊接邊占用后組合燈前角部的Z向安裝空間最小。
2、側圍外板與后組合燈固定板的焊接面方向采用與Y向成一定夾角的布置 方案,即可保證側圍外板和后組合燈固定板的沖壓,焊接工藝性要求,又保證焊 接邊占用后組合燈前角部的Z向安裝空間最小。
3、整體式后組合燈固定板結構
將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卡扣固定點與后組合燈的定位孔、安裝孔集成在同一 個后組合燈固定板上,提高了后組合燈安裝的精度,有利于保證后組合燈與側圍 外板的間隙、段差要求。同時,整體式后組合燈固定板與側圍外板的配合部位均 有二者的模具保證,有利于保證后組合燈固定板與側圍外板的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的焊點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圖2的B-B剖面圖;
圖4為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圖2的C-C剖面圖;
圖5為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圖2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照圖1-5,一種后組合燈的固定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側圍外板1、 后組合燈固定板2、后圍板3、后組合燈線束過孔4;
所述后組合燈固定板2上設置有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卡扣安裝孔5、后組合燈 定位孔6和后組合燈安裝孔7。
所述側圍外板1與后組合燈固定板2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共有三個焊點, 即焊點I8、焊點II9、焊點III10。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焊點I8、焊點II9、焊點III10在x、z方 向采用v字形布置,如圖2所示。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組合燈前角部的卡扣安 裝孔5位于所述三個焊點的中心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埃維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埃維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533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離車提醒裝置和車輛
- 下一篇:一種利用單根鋼絲繩實現篷布前后推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