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51808.8 | 申請日: | 2015-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332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袁偉才;賈鴻才;賀逾;辜碧;李紅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泰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亞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崗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金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一體化 污水處理 裝置 | ||
1.一種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整套裝置為長方形,裝置本體(17)可采用鋼結構和土建構筑物制作,裝置本體(17)中設置多個隔間,分別包括選擇區(1)、缺氧區(2)、厭氧區(3)、氣升回流區(4)、好氧區(5)、沉淀區(7)、出水渠(8)和電氣隔間(9);這些功能區集成在一個一體化結構中;本裝置中,選擇區(1)、缺氧區(2)、厭氧區(3)、氣升回流區(4)、好氧區(5)形成一個循環廊道形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選擇區(1)位于缺氧區(2)起端的中上部,選擇區(1)水力停留時間5~30min,選擇區(1)與缺氧區(2)之間采用穿孔隔板過水,過水孔為圓形、矩形或正多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區(2)/厭氧區(3)設置潛水攪拌器進行攪拌,所述好氧區(5)設置曝氣裝置(11)進行曝氣供氧;其中,缺氧區(2)與厭氧區(3)同設置于一個隔間中,沿裝置長邊方向平行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區(2)、厭氧區(3)和好氧區(5)沿裝置長邊方向平行布置,且沿裝置縱向形成循環廊道形式,實現了全液內回流;所述缺氧區2、厭氧區3和好氧區5組成的全液內回流的循環動力來源于氣升回流區(4),氣升回流區(4)設置于厭氧區(3)和好氧區(5)之間,回流比為50%~6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區(7)布置于裝置的端頭,沉淀區(7)位于好氧區(5)的末端,缺氧區(2)的起端;沉淀區(7)下方設有積泥斗(6),積泥斗(6)為倒正梯形臺或倒錐形,斗底可為矩形或圓形;
好氧區(5)與沉淀區(7)之間采用穿孔隔板過水,過水孔為圓形、矩形或正多邊形;所述沉淀區(7)設有斜板或斜管填料;所述沉淀區(7)采用可調堰板(12)出水,可調堰板(12)可為三角堰、矩形堰或穿孔板;
出水渠(8)可單邊布置、指形布置或“豐”字形布置;
所述積泥斗(6)內污泥采用回流污泥泵(14)回流,回流污泥泵(14)可采用軸流泵、離心泵或氣升排泥機構,將污泥回流至選擇區(1);
好氧區(5)與高效沉淀區(7)之間通過設置過流圓孔或方孔實現流態連續,過流圓孔或方孔設置于高效沉淀區積泥斗(6)中下部,沿裝置短邊方向平行布置;水流從下到上經過斜管沉淀裝置,沉淀后的凈水從沉淀區上部通過堰板溢流出水至出水渠(8)后排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區(5)設置的曝氣裝置(11)為穿孔管、管式微孔曝氣器或盤式微孔曝氣器;穿孔管孔徑為3~10mm,曝氣管可指形布置、“豐”字形布置或通長布置,曝氣管布置為一定間距,氣水比為2~1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隔間(9)設于緊鄰沉淀區(7)的端頭,于電氣隔間(9)內設置鼓風機(13)、污泥回流泵(14)和其它電氣自控組件;將電氣隔間(9)設置與高效沉淀區(7)與短邊外墻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高效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風機(13)采用羅茨風機或離心風機,鼓風機(13)采用變頻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泰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泰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5180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過程控制系統中的工作站
- 下一篇:機動車的內部設備構件和相關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