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紋連接用新型防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47500.6 | 申請日: | 2015-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073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精益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9/10 | 分類號: | F16B39/1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蘭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紋 連接 新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連接中的螺紋緊固連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螺紋連接用新型防松裝置。
背景技術:
螺紋連接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連接,具有結構簡單、連接可靠、裝拆方便等優點。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螺紋連接在機械沖擊、振動或變載荷作用下,或當溫度變化較大時,螺紋連接有可能松動,導致連接不牢靠甚至脫開,容易造成事故。因此,在設計螺紋連接時必須采取相應的螺紋防松措施。
目前,常見的螺紋防松措施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為摩擦防松、機械防松、破壞螺紋副防松等。摩擦防松是通過增加摩擦力,而機械防松主要是依靠銷、墊片或金屬絲將螺母卡死實現防松目的,是利用開口銷鎖止或金屬絲將一組螺紋件頭部連接在一起相互約束,開口銷鎖止需要在螺紋件上設置穿裝開口銷用的銷孔,金屬絲將螺紋件頭部連接相互約束,一般需要在螺紋件頭部或者是在螺母上打孔,用于穿裝金屬絲,這兩種防松方法都對螺紋件造成一定的破壞。而破壞螺紋副防松是在螺栓緊固連接后,將螺紋副破壞掉,從而達到防止螺母倒轉,實現防松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螺紋連接用新型防松裝置,它是在螺紋件的端頭部位或者相配套的螺母外套裝止動卡板,止動卡板卡住螺紋件的端頭部位或者相配套的螺母,使其無法轉動,然后再通過緊固件將止動卡板緊固連接到與螺紋件相對靜止的零部件上,從而在不破壞螺紋件的情況下防止螺紋件松動,實現防松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螺紋連接用新型防松裝置,其中:包括螺紋件、止動卡板、相對靜止件及緊固件,所述的螺紋件的端頭為非圓柱形或非圓形,所述的止動卡板上設置有內孔,所述的螺紋件的端頭卡接在內孔內,所述的止動卡板通過緊固件與相對靜止件緊固連接,所述的相對靜止件與螺紋件相對靜止。
進一步,所述的內孔為矩形孔,或為兩端圓弧中間矩形的長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是在螺紋件的端頭部位或者相配套的螺母外套裝止動卡板,止動卡板卡住螺紋件的端頭部位或者相配套的螺母,使其無法轉動,然后再通過緊固件將止動卡板緊固連接到與螺紋件相對靜止的零部件上,從而在不破壞螺紋件的情況下防止螺紋件松動,實現防松目的。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構思新型、成本低廉,應用范圍廣,可單獨用在一個螺紋件的防松,也可用于多個螺紋件組的防松,其區別僅在于根據螺紋件的數量加工止動卡板上孔位數量及形狀。
3、本實用新型的止動卡板為沖壓件,制造成本低;對于安裝空間沒有特殊要求,止動卡板可以沖壓或折彎,安裝更加方便,裝配形式多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螺紋連接用新型防松裝置,包括螺紋件1、止動卡板2、相對靜止件3及緊固件4,所述的螺紋件1的端頭為非圓柱形或非圓形,本實施例中的螺紋件1為六角頭螺栓,所述的止動卡板2上設置有內孔5,內孔5為兩端圓弧中間矩形的長孔,所述的螺紋件1的端頭卡接在內孔5內,所述的止動卡板2通過緊固件4與相對靜止件3緊固連接,所述的相對靜止件3與螺紋件1相對靜止。本實用新型用于兩個六角頭螺栓的的防松。
將六角頭螺栓與靜止件螺紋連接后,將止動卡板2套裝在六角頭螺栓的端頭上,最后再通過螺釘將止動卡板2與靜止件緊固連接即可。止動卡板2的內孔5卡住六角頭螺栓的端頭,是六角頭螺栓的端頭不能在止動卡板2的內孔5內轉動。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重復實施例一,有以下不同點,本實施例適用于三個螺紋件1組的防松連接。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止動卡板2的內孔5的形狀還可以做成矩形孔的形狀,只要內孔5能夠卡住螺紋件1的端頭或螺母,使端頭或螺母無法轉動即可。
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說明而非限制,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等同替換或者根據現有技術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沒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思路和范圍,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權利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精益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精益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475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