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933349.0 | 申請日: | 2015-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74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李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安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35/18 | 分類號: | F22B35/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趙絲絲 |
| 地址: | 400039 重慶市九***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鍋爐 監(jiān)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
背景技術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 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yè)生產和人民 生活提供所需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fā)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 電能。
由于工業(yè)生產以及民用采暖的需要,鍋爐是極其重要的基礎設施,對其進行維護也是一 個重要的工作。然而,傳統的鍋爐維護工作主要是由人工來完成。這種方式費時費力而且不 能及時發(fā)現鍋爐運行時的隱患,往往是在鍋爐停止運行或出現故障較長時間后維護人員才發(fā) 現問題,比如干燒,一方面降低鍋爐使用壽命,二方面可能導致嚴重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 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 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用戶不能實時監(jiān)控鍋爐工作狀態(tài),導致鍋爐壽命低、易出事故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包 括:
鍋爐;
連接于所述鍋爐以采集其工作指標參數的感應器;連接于所述感應器以處理該工作指標 參數的控制器;連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以傳輸已處理的工作指標參數的通信模塊;以及與所述 通信模塊、所述感應器和所述控制器均相連且為其供電的電源模塊,與所述通信模塊互聯用 以監(jiān)控所述鍋爐工作狀態(tài)的中央控制計算機。
作為優(yōu)選地一種方案,所述感應器至少包括液位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或火 焰?zhèn)鞲衅髦械囊环N或多種。
作為優(yōu)選地一種方案,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數字信號處理器與ARM 處理器中任意一種。
作為優(yōu)選地一種方案,所述通信模塊為GPS模塊、GPRS模塊、GSM模塊和WIFI模塊 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yōu)選地一種方案,還包括移動終端,與所述中央控制計算機互聯用于監(jiān)控所述鍋爐 工作狀態(tài)的移動終端。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各類傳感器采集鍋爐的各個工作指標參數,控制器將接收的爐內溫度、壓強、液位 和爐外溫度通過通信模塊發(fā)送至中央控制計算機顯示,便于用戶及時準確的監(jiān)測各個鍋爐, 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了鍋爐的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結構框圖;
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第一實施例結構框 圖。
元件標號說明:
1、鍋爐,2、感應器,3、控制器,4、通信模塊,5、中央控制計算機,6、移動終端,7、 電源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 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至圖2。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 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 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 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 的技術內容所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 “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 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 疇。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包括:
鍋爐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安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安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333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