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通道隔離型電子負載和電源老化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21993.6 | 申請日: | 2015-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015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龐成;吳濤;黃明雄;石利軍;龐國環;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科源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40 | 分類號: | G01R3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道 隔離 電子負載 電源 老化 測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老化測試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通道隔離型電子負載和電源老化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照明技術的發展,近年來LED(發光二極管)進入照明領域,以其節能、環保和壽命長等優點正逐漸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泡,成為照明燈具的主流,同時也給LED照明燈具的核心—LED驅動電源帶來市場需求量上的暴增。在LED驅動電源的應用技術中,非隔離LED驅動電源以其體積小、效率高和成本低廉等眾多優點,成為LED照明燈具的主流電源。“非隔離”是指在交流輸入端(熱地)和負載端(冷地)之間沒有通過變壓器進行電氣隔離,而是具有相同的電流通路。典型的非隔離LED驅動電源(以下簡稱為非隔離電源)的電路原理圖如圖1所示。圖2是傳統技術中典型的電子負載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電子負載是電源類產品必備的檢測儀器,但傳統的電子負載一般應用于隔離電源,而非隔離電源由于其電路架構的特殊性,如果同樣采用傳統的電子負載來做測試會遇到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由于非隔離電源的AC輸入與負載之間不存在變壓器,因此無法做到輸出與輸入之間在電氣上的隔離與絕緣,而傳統的電子負載的操作面板、通訊接口與功率部分電路之間也并無電氣隔離,當用來測試非隔離電源時,會給操作者帶來觸電的可能性。
第二,當采用傳統的電子負載測試非隔離電源時,難以通過電腦進行監控,且難以組網,因為非隔離電源的泄露電流會經過電子負載和電腦的RS232接口構成回路,嚴重時可損壞電子負載、電腦的RS232接口甚至電腦主板。因而由傳統的電子負載組成的老化車、老化房等老化測試系統,也只能應用于隔離電源,對非隔離電源并不適用。
第三,無法使用單臺電子負載同時測試多只非隔離電源。傳統的電子負載雖然有些具有多個通道,但通道與通道之間在硬件電路上并非電氣隔離,而是屬于共地架構,若使用單臺電子負載同時測試多只非隔離電源,將會造成被測電源之間產生電壓或電流相互干擾,這種干擾會導致被測電源本身的恒流電路失常,使得測試結果不準確,甚至容易造成短路,損壞其中的元器件。這樣就造成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不高。
傳統的電子負載的設計主要針對研發和品管等部門使用,其價格昂貴,設備的投入成本較高,無法滿足生產廠家動輒數百乃至數千只電源同時進行老化測試對電子負載數量上的需求。傳統電子負載只能在CC(恒流)模式下進行通道并聯使用以擴展負載功率,在其它模式下尤其是CV(恒壓)模式下并聯由于無法均流導致負載因過流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測試非隔離電源存在安全問題、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不高、成本較高的缺陷,提供一種提高了測試非隔離電源的安全性、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較高、成本較低的多通道隔離型電子負載和電源老化測試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多通道隔離型電子負載,包括主微處理器、串口和多個通道單元,所述主微處理器通過所述串口與上位機通訊,所述主微處理器還與所述多個通道單元連接,所述通道單元包括光電隔離通訊電路、從微處理器、高速DA轉換器、帶載模式切換電路、開關驅動電路、開關管、電流檢測電路、電壓檢測電路、高速AD轉換器和檢流電阻,所述主微處理器通過所述光電隔離通訊電路向所述從微處理器發送參數設置指令,所述從微處理器與所述高速DA轉換器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參數設置指令控制所述高速DA轉換器設置帶載的電流值或電壓值,所述帶載模式切換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高速DA轉換器的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通過所述開關驅動電路與所述開關管的一端連接,所述開關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檢流電阻和電流檢測電路連接,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與所述高速AD轉換器連接、用于將檢測的被測電源的電流值發送到所述高速AD轉換器,所述電壓檢測電路與所述高速AD轉換器連接、用于將檢測的所述被測電源的輸出電壓值發送到所述高速AD轉換器,所述高速AD轉換器對所述電流值和輸出電壓值進行模數轉換后發送到所述從微處理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科源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科源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219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