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花頭及安裝有提花頭的平式織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21737.7 | 申請日: | 2015-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76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永晉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C3/24 | 分類號: | D03C3/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羅曉林 |
| 地址: | 51144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花 裝有 平式織帶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平式織帶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花頭及安裝有提花頭的平式織帶機。
背景技術
織帶機定義為:能編織各種寬度織帶的機械為織帶機。
織帶機分類:按具體織法可分為梭織帶機與編織帶機兩大類。梭織帶機又分為無梭織帶機與有梭織帶機兩類。無梭織帶機:是一種常見的織帶機種類,能生產各種彈性與非彈性織帶。一般分為電腦提花織帶機與高速無梭織帶機兩種;無梭織帶機所生產的織帶廣泛運用于服裝、箱包、鞋帽、汽車等待業。有梭織帶機:相對于無梭織帶機,用途相對會少。但同樣能生產各種織帶。編織帶機:也就是常說的繩帶編織機,主要分為低速繩帶編織機,中速繩帶編織機,高速繩帶編織機。
市面上的平式織帶機只能靠機臺上單一的綜框組件系統實現提花功能。且普通平式織帶機有20個機械式綜框,操作調節麻煩,工作時間長,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花頭及安裝有提花頭的平式織帶機,節省時間、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花頭,包括側板、安裝底板、縱線電磁閥、電磁閥壓板、電磁閥壓板安裝板、第一爬載器橫梁、第二爬載器橫梁、橫軸及支撐桿;
所述安裝底板兩側均固定設置一側板,所述兩側板上設置位置相應的通孔,兩通孔之間設置一橫穿通孔的第一爬載器橫梁,第一爬載器橫梁的兩端與通孔之間各設置一第二爬載器橫梁;
所述縱線電磁閥固定于安裝底板,縱線電磁閥的上方依次設置電磁閥壓板及電磁閥壓板安裝板;
所述安裝底板一側的兩側板之間設置支撐桿,另一側的兩側板之間設置橫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側板的外側設置兩組導軸,第一導軸一端與滑輪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安裝座固定連接;第二導軸一端與滑輪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安裝座固定連接,第一安裝座長度大于第二安裝座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安裝座上設置第一調節塊,第二安裝座上設置第二調節塊,第一調節塊的長度大于第二調節塊的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導軸一端與滑輪連接處套裝一第一墊套,所述第二導軸一端與滑輪連接處套裝一第二墊套,第一墊套長度大于第二墊套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軸為分段設置,分段導軸之間通過拉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側板上還設置導軸座,導軸通過導軸座固定于側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每一導軸至少設置兩組導軸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縱線電磁閥由M5電磁閥組成。
一種安裝有提花頭的平式織帶機,包括綜框組件和所述的提花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平式織帶機包括至少16個提花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平式織帶機設置機械式綜框及加裝一個16針以上提花頭,相當于加裝了綜框,提花頭由電腦操控的,加裝后的作用就是相當于一臺機器有36個綜框在運作,機械式與電腦自動式操控,節省時間,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在平式織帶機頂部安裝總工作部件,動力來自機臺的主軸,結構延伸至提花頭,傳動至機臺頂部提花頭,機臺的織造頭上需加裝提花所需的分線板,提花頭采用M5電磁閥,提刀式往返機械帶動電磁閥掛鉤,經久耐用,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花頭及安裝有提花頭的平式織帶機,解決普通平式織帶機有20個機械式綜框,操作調節麻煩,工作時間長,效率低。加裝一個16針提花頭,代替一部分綜框功能,機械式與電腦自動式操控??缮a出有簡單的提花帶及組織結構更復雜的織物,比普通織帶機有升級的功能。下面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以便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及優點進行更深入的詮釋。
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提花頭,包括側板2、安裝底板9、縱線電磁閥23(優選地,所述縱線電磁閥由M5電磁閥組成。)、電磁閥壓板15、電磁閥壓板安裝板13、第一爬載器橫梁10、第二爬載器橫梁11、橫軸4及支撐桿20;第一爬載器橫梁10的長度大于第二爬載器橫梁11的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永晉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永晉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217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