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通道換熱器及空調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19554.1 | 申請日: | 2015-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79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迎文;梁祥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4 | 分類號: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張海英;林波 |
| 地址: | 519070 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換熱器 空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及其配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通道換熱器以及安裝 有該微通道換熱器的空調。
背景技術
微通道換熱器是一種應用于家用空調或汽車空調室外機冷凝器中的裝置, 制冷劑在集流管和扁管間流動,空氣在翅片間穿過,利用制冷劑對空氣換熱。
當所用制冷劑為氣液兩相制冷劑、集流管豎直放置時,氣液兩相制冷劑受 重力作用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氣液分層、分流不均,其中,氣態制冷劑容易聚集 在集流管腔體的上部、液態制冷劑容易聚集在集流管腔體的下部。
集流管內分流不均會導致進入各扁管內部的制冷劑流量差異較大,具體的, 集流管上部對應的扁管易因制冷劑供應不足而導致蒸發過熱嚴重,集流管下部 對應的扁管易因冷媒量過多而導致蒸發不完全。即,換熱器的換熱作用沒有被 有效利用,換熱器的有效換熱面積減小、換熱性能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改善了制冷劑分配不均勻問題的微通道 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有效換熱面積減大、換熱性能好的空 調。
為達此目的,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包括左集流管、右集流管、連通在所述左集流管和右 集流管之間的多根扁管、以及卡在多根所述扁管之間的翅片,在所述左集流管 中插設有第一隔片,所述第一隔片將所述左集流管分為上下兩部分,第一連管 連通至所述左集流管的上部分,第四連管連通至所述左集流管的下部分;在所 述右集流管中插設有第四隔片,所述第四隔片將所述右集流管分為上下兩部分, 所述第四隔片上設置連通所述右集流管上部分和下部分的通孔。
特別是,第二連管的上端連通至所述右集流管的上部分、下端連通至所述 右集流管的下部分;所述第二連管將對應的上下兩根扁管直接或間接連通。
特別是,在所述右集流管的上部分插設有第二隔片,所述第二連管的上端 連通至所述第二隔片內的通道。
進一步,在所述右集流管的上部分插設有第三隔片,所述第三隔片位于所 述第二隔片和所述第四隔片之間;第三連管的上端連通至所述第三隔片內的通 道、下端連通至所述右集流管的下部分;所述第三連管將對應的上下兩根扁管 直接或間接連通。
特別是,所述第二隔片上設置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二連管上端的側孔、平行 于所述右集流管軸線方向的豎孔、以及固定部;所述豎孔為通孔;所述固定部 卡在兩根所述扁管之間。
進一步,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輔助通孔。
特別是,所述豎孔為錐形孔,所述豎孔上端截面積大于下端截面積。
特別是,所述第二隔片上設置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二連管上端的側孔、平行 于所述右集流管軸線方向的豎孔、以及固定部;所述豎孔為盲孔;所述固定部 卡在兩根所述扁管之間。
特別是,所述第二隔片由兩片分隔夾片組成,所述第二連管的上端連通至 兩片所述分隔夾片之間;所述分隔夾片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右集流管軸線方向 的豎孔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卡在兩根所述扁管之間。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調,包括室外機,所述室外機包括上述的微通道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微通道換熱器的第四隔片上設置連通右集流管上部分和下部分 的通孔,氣液兩相制冷劑通過扁管換熱后經通孔后流速增加,進而在平行于集 流管軸線方向上噴射、形成霧狀制冷劑,經增速后的霧狀制冷劑可噴至遠離該 通孔的遠端扁管,改善了制冷劑分配不均勻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換熱器的換熱 性能。
本實用新型空調的室外機包括上述的微通道換熱器,制冷劑分布均勻,有 效換熱面積減大、換熱性能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微通道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連管、隔片和集流管裝配的結構示 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第二隔片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第二隔片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第二隔片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種微通道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195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