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設備轉換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12529.0 | 申請日: | 2015-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165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任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浚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48 | 分類號: | E04B5/48;E04B1/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金華 |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閔行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備 轉換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領域,涉及一種設備轉換層結構。
背景技術
大型公建項目特別是醫療建筑和酒店建筑都會碰到裙房部分需要寬敞明亮的大空間,而主樓則需要小空間的標準套間,為了解決主樓小空間的設備管井落下后不影響裙房部分的大空間及美觀要求,會在兩種建筑功能變化處增加一個獨立的設備轉換層,用于合并集中設備管道,以便達到對下層大空間的美觀要求。
為了設備層滿足檢修要求,一般設備層的凈高需要2米以上,加上結構梁和管線高度,對于建筑高度要求較大,但其實設備層功能單一,對空間造成浪費,且由于其層高相對于上下樓層層高較小,因此引起結構上下樓層的側向剛度突變以及受剪承載力突變,使得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形成薄弱層,出現嚴重震害甚至倒塌,對抗震很不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備轉換層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對有裙房設計的建筑的設備管線進行轉換合并時需要專門設置梁板結構的設備轉換層,導致的下層建筑室內凈高減少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備轉換層結構,設置在樓層N+1層的樓板底面與樓層N層的吊頂之間的夾層空間中,包括樓層N+1層的設備管線以及設備管井、下掛結構板,所述樓層N+1層的樓板底面包括經過降板處理的下沉樓板,所述設備管井穿過所述下沉樓板并位于所述夾層空間中,所述設備管線在所述下沉樓板上方敷設并接入所述設備管井中,所述下掛結構板上設有供所述設備管線穿越的孔洞,其安裝在所述夾層空間中并與樓層N+1層的樓板底面組成供設備管線轉換與檢修的設備轉換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下掛結構板包括兩塊側板和底板,所述側板的表面垂直于所述樓層N+1層的樓板底面沿所述樓層N+1層的主框架梁的延伸方向設置,并分別與所述主框架梁連接,所述兩塊側板遠離所述主框架梁的一邊分別與所述底板一側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側板上設有供所述設備管線穿越的孔洞。
進一步的,所述夾層空間還包括封閉板,所述封閉板位于所述設備管井遠離所述側板的外側,其表面垂直于所述樓層N+1層的樓板底面并沿所述樓層N+1層的主框架梁的延伸方向設置,并分別與所述樓板底面和所述底板一側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下沉樓板的降板高度為300mm。
優選的,所述側板的高度大于2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
(1)針對需要控制建筑高度且需要設備管道轉換的建筑,不需要額外單獨增加專門的具有梁板結構的設備轉換層,增加了建筑的室內凈高。
(2)采用懸掛式設備層,由于減少了現有技術中設備轉換層的梁板高度,所以對下層的建筑空間影響較小,且克服了現有技術的設備轉換層功能單一,浪費空間的問題。
(3)本實用新型的設備轉換層結構采用懸掛式設備層,設備層的施工可與上部樓層同期施工,減少了一層梁板的施工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
(4)本實用新型的設備轉換層結構只需要在管線轉換的部位進行設置,不用占用整層空間,提高了整體空間利用率,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廉、在滿足設備轉換和建筑美觀的同時改善了抗震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設備轉換層結構的示意圖。
其中,1-樓板底面;2-吊頂;3-夾層空間;4-設備管線;5-設備管井;6-下掛結構板;7-主框架梁;8-封閉板;11-下沉樓板;61-孔洞;62-側板;63-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設備轉換層結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浚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浚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125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