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藥器、硬雙接口及輸液軟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08124.X | 申請日: | 2015-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59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邱宇;李科;張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1/20 | 分類號: | A61J1/20;A61J1/10;A61J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謝磊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豐臺區廣安***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藥器 接口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藥器,特別涉及一種帶混藥杯的混藥器。
背景技術
在使用西林瓶盛裝的粉針劑、凍干粉針劑或水針劑時,需要通過注射器將輸液軟袋中的藥水或注射用水抽出注入西林瓶內,重復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內有足夠的藥液;然后再將西林瓶反復搖動直到瓶內的藥劑混合均勻,再用注射器將西林瓶內藥液抽出注入輸液軟袋中,如此反復,直到瓶內的藥液被抽完為止。
首先,上述的混藥操作過程比較費時、費力、費耗材如注射器,更為嚴重的是,在上述混藥過程中,非常容易將外面的空氣注入到西林瓶以及輸液軟袋中,一般條件下空氣中存在非常多的各種塵埃、病菌,混入注射藥液后再進入人體,會帶來非常嚴重的醫療事故。
其次,傳統的配液方式,是先配藥再注射,事先將西林瓶中的藥抽吸至輸液軟袋中,再將配好藥的輸液軟袋帶至病房給患者輸液。在配完藥后,空置的西林瓶被放置一邊,患者保護醫護人員完全不知道輸液軟袋中所配的是什么藥,不具備可追溯性。一旦醫護人員在配液時稍不注意出現差錯,將藥液配錯用錯,后果將不堪設想。
再次,對于一些特殊的藥物,譬如需要即配即用的藥物,傳統的配藥方式非常不便,而且在本專利之前披露的各種混藥器結構,并未能很好的解決該問題。
最后,在本專利之前披露的各種混藥器結構,一直未能解決混藥之后藥液滲漏的問題。
出于對更高的醫療服務水平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種使用便捷、安全、可靠、無安全隱患的輸液產品。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使用便捷可靠且無安全隱患的輸液軟袋及與之相關的混藥器、接口。
本發明所提出的混藥器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混藥通道和混藥杯,十字針,所述混藥杯由杯壁和杯底構成;
所述十字針由一體成型的針板以及具備中空通道的上針和下針構成,所述上針和下針的中空通道彼此連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藥通道下端穿過所述基座,上端穿過所述杯底,在所述基座與所述杯底之間的所述混藥通道內設有隔膜,在所述隔膜和所述杯底之間的混藥通道內設有密封膠塞;
所述杯壁的內壁上設置有限位突起,所述十字針安裝進所述混藥杯后,所述限位突起將所述針板限定在所述限位突起和所述杯底之間而不能被取出;
所述杯底上表面與所述隔膜下表面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下針的長度。
如上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突起為彈性卡爪,所述彈性卡爪上端沿所述杯壁的內壁周沿均勻布置且固定,所述彈性卡爪下端為自由端,且所述彈性卡爪從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藥杯中心傾斜結構;
所述針板位于所述下端和所述杯底之間。
如上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與所述杯底之間的距離和西林瓶蓋的厚度基本一致。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膠塞的上表面略高于所述杯底上表面或與所述杯底上表面基本平齊。
如上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膠塞中心區域設有穿刺區,所述穿刺區比邊緣區薄;
所述針板下表面的中心區域設置有一環形突起,所述穿刺區與所述環形突起限定的區域重合或位于所述環形突起限定的區域內。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與所述杯底上表面之間的距離與所述膠塞的厚度一致。
如上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設置有凸環或凹槽,所述膠塞下表面對應位置設置有凹槽或凸環;
所述隔膜與所述膠塞通過凸環與凹槽彼此嵌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針的中空通道的出口,開設在所述上針的針頭側壁上;
和/或;
所述下針的中空通道的出口,開設在所述下針的針頭側壁上。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針包覆有一層彈性收縮膜;
和/或;
所述下針包覆有一層彈性收縮膜。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藥通道下端,設置有易折柄,并通過所述易折柄對所述混藥通道的下端進行密封。
本發明所提出的另一種結構的混藥器,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混藥通道和混藥杯,十字針,所述混藥杯由杯壁和杯底構成;
所述十字針由一體成型的針板以及具備中空通道的上針和下針構成,所述上針和下針的中空通道彼此連通;
其特征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081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藥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中醫治療儀用滴液型藥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