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輻照雙層分色X-ETFE絕緣航空航天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06165.5 | 申請日: | 2015-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405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濤;黃曉勇;王慧;燕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2 | 分類號: | H01B7/02;H01B7/36;H01B7/17;H01B7/29;H01B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007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輻照 雙層 分色 etfe 絕緣 航空航天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纜線纜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耐輻照雙層分色 X-ETFE絕緣航空航天電纜。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工業的飛速發展,無論是民用飛機或是軍 用飛機,其控制、傳輸系統日益復雜。同時,在飛機中起到電力傳輸及 信息傳送的航空航天線纜的總需求量不斷增加,通常線纜總長度可達數 百公里,航空航天線纜重量的增加對飛機起飛重量的影響日益嚴重,而 且航空航天電線使用環境惡劣。所以對航空航天電纜性能的要求也越來 越高,其需具備線芯可區分、重量輕、耐輻照、耐高溫、可靠性高的特 點,但現有的電纜不能滿足上述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耐輻 照雙層分色X-ETFE絕緣航空航天電纜,該電纜的線芯可區分,并且具 有耐輻射、重量輕、耐高溫及可靠性高的特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耐輻照雙層分色X-ETFE絕緣 航空航天電纜包括纜芯以及包裹于纜芯外的外護層,所述纜芯由至少兩 根絕緣單線絞合而成,并且絞合節距為6~8倍節徑比,所述絕緣單線包 括銅絞線以及由內到外設于銅絞線外的內絕緣層及外絕緣層,外護層由 內到外依次包括圓銅線編織層及護套層,內絕緣層外表面的顏色與外絕 緣層外表面的顏色不同。
所述圓銅線編織層由若干圓銅線編織而成,且圓銅線的表面及銅絞 線的表面均鍍銀。
所述銅絞線由若干股絞線組成,各股絞線均為左向同心式束絞而成。
各絞線的外徑小于等于0.74mm。
所述內絕緣層的厚度為0.08mm-0.12mm;
所述外絕緣層的厚度為0.1mm-0.15mm。
所述圓銅線的直徑為0.1mm,各圓銅線編織的密度大于等于98%。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耐輻照雙層分色X-ETFE絕緣航空航天電纜中包 括纜芯及外護層,纜芯由若干絕緣單線絞合而成,所述絕緣單線由內到 外依次設有銅絞線、內絕緣層及外絕緣層,其中內絕緣層外表面的顏色 與外絕緣層外表面的顏色不同,從而實現雙層顏色的區分,同時外護層 內設有圓銅線編織層,從而使所述耐輻照雙層分色X-ETFE絕緣航空航 天電纜具有耐輻射、耐高溫及可靠性高的特性。另外,各纜芯由至少兩 根絕緣單線絞合而成,并且絞合節距為6~8倍節徑比,重量輕,滿足目 前航空、航天工業發展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絕緣單線、2為圓銅線編織層、3為護套層、11為銅絞線、 12為內絕緣層、13為外絕緣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耐輻照雙層分色X-ETFE絕緣航空航 天電纜包括纜芯以及包裹于纜芯外的外護層,所述纜芯由至少兩根絕緣 單線1絞合而成,并且絞合節距為6~8倍節徑比,所述絕緣單線1包括 銅絞線11以及由內到外設于銅絞線11外的內絕緣層12及外絕緣層13, 外護層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圓銅線編織層2及護套層3,內絕緣層12外表 面的顏色與外絕緣層13外表面的顏色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圓銅線編織層2由若干圓銅線編織而成,且圓 銅線的表面及銅絞線11的表面均鍍銀,銅絞線11由若干股絞線組成, 各股絞線均為左向同心式束絞而成。各絞線的外徑小于等于0.74mm, 內絕緣層12的厚度為0.08mm-0.12mm,外絕緣層13的厚度為 0.1mm-0.15mm,圓銅線的直徑為0.1mm,各圓銅線編織的密度大于等于 98%,內絕緣層12與外絕緣層13之間互不粘接,內絕緣層12與外絕緣 層13均采用X-ETFE絕緣料制作而成。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 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未經中國西電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061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