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去除煙氣中SO2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05902.X | 申請日: | 2015-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27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武思拓;薛群翔;王亞妮;孟旭光;吳衛濤;王雯雯;郝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C01B17/04;C01B17/7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億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煙氣 so sub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節能領域,尤其涉及從煙氣中回收SO2的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蘊藏著非常豐富的煤炭資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而且在我國,84%左右的煤炭被直接燃燒。大量的燃煤,造成了我國以煤煙型為主的空氣污染,產生了大量SO2,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SO2的排放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位,每年超過2000萬噸并持續增長,其中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占總量一半,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硫排放量占總量的60%。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1/3國土被酸雨侵蝕。由煤炭燃燒所釋放的SO2占總排放量的85%。所引起的酸雨量占總酸雨量的82%。這些污染物造成的酸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環境污染,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的居住環境,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對煙氣進行脫硫除塵已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任務。
當前煙氣脫硫除塵技術都已經很成熟,脫硫主要是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存在脫硫效率低、系統結垢和堵塞現象,影響系統穩定運行,氨法脫硫效率高,不會產生結垢現象,能保證脫硫塔長期穩定運行,但是液氨屬于化學危險品,運輸要求高,且液氨脫硫成本比較高。
目前,大氣排放標準不斷提高,對脫硫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的排放標準的提高勢必造成更高的脫硫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富集吸收液中亞硫酸氫根,降低SO2處理成本的去除煙氣中SO2的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去除煙氣中SO2的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相連的降溫除塵裝置、氣液接觸反應塔、吸收液再生裝置和SO2收集裝置,所述氣液接觸反應塔與所述吸收液再生裝置間設有納濾裝置。
所述納濾裝置的濃水出口和所述吸收液再生裝置的液體出口聯通液體收集罐。
所述液體收集罐通過泵連接所述氣液接觸反應塔的吸收劑噴淋口。
所述吸收液再生裝置中設有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系統在SO2再生過程前引入了納濾,將SO2吸收液中與SO2反應生成的亞硫酸氫根與其它離子分離,將分離后含亞硫酸氫根的溶液進行SO2再生,不但實現了亞硫酸氫根的富集同時避免加熱所有的吸收液,提高了SO2處理效率,同時加熱裝置需要的能量相對較少,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圖,圖中1為降溫除塵裝置,2為氣液接觸反應塔,3為吸收液再生裝置,4為SO2收集裝置,5為納濾裝置,6為液體收集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給出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圖,該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相連的降溫除塵裝置1、氣液接觸反應塔2、吸收液再生裝置3和SO2收集裝置4,氣液接觸反應塔2與吸收劑再生裝置3間設有納濾裝置5。
納濾裝置5的濃水出口和吸收液再生裝置3的液體出口聯通液體收集罐6。
液體收集罐6通過泵連接氣液接觸反應塔2的吸收劑噴淋口。
吸收劑再生裝置3中設有加熱裝置(圖中未標出)。
該系統進行煙氣脫硫的過程包括如下三大步驟:
步驟1降溫除塵:利用降溫除塵裝置將煙氣進行降溫除塵,除去煙氣中大量灰塵,同時對高溫煙氣降溫利于提高后續SO2吸收效果;
步驟2煙氣脫硫:通過氣液接觸反應塔將降溫洗滌過的煙氣與主要成分為亞硫酸鈉的復合吸收劑在氣液接觸反應塔中進行逆流接觸,煙氣中的SO2被吸收,同時吸收劑變成含SO2的富液,凈化后煙氣外排,該步驟凈化后煙氣可降至20mg/Nm3以下,達到排放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059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