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在通信機房內使用的光纖總配線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05793.1 | 申請日: | 2015-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809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程淑玲;朱麗麗;阮盼 | 申請(專利權)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G02B6/255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信 機房 使用 光纖 配線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配線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在通信機房內使用 的光纖總配線架。
背景技術
近幾年隨著光進銅退、光纖到樓、光纖到戶的快速推進,接入網 已經迎來了以FTTH為主的光纖接入時代,大量的接入光纜匯聚至 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線路終端)、傳輸、數據等不同機房; 機房內的光纜成端數量不斷增加,光跳纖的數量日益增多,對跳纖的 管理及靈活調度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
有鑒于此,ODF(OpticalDistributionFrame,光纖配線架)的作 用顯得尤為重要,ODF擔負著光纜成端、光纜與設備、光纜與光纜 跳接的作用,ODF能夠實現光纜調度、跳纖管理與測試的功能。但 是,傳統ODF受到自身的跳纖管理能力和可擴展性的限制,為以后 的維護埋下較大的隱患。
因此,開發使用新的光纖總配線架成為必然,很多光纖配線公司 為客戶開發了設備側和線路側分別在光纖總配線架兩側成端,在兩側 之間用跳纖連接,即用管理跳纖的方式管理整個機房所覆蓋的網絡分 配和調動。此類光纖總配線架的設備側采用活動接頭組成的配線模 塊,線路側采用熔配一體化模塊。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運營商先后在各個局站使用了大量的光纖 總配線架,其結構樣式較多,目前通信機房內的光纖總配線架使用時, 存在以下問題:
(1)光纖總配線架不能靈活配置設備側和線路側的機架比例, 維護比較困難;光纖總配線架的光纖熔接和光纖配線功能在同一個機 架中實現,不僅操作不便,而且光纖管理比較困難。
(2)光纖總配線架的走線通道設計不夠合理,進而使得走線擁 擠,不便于人們使用。
(3)光纖總配線架左右或前后并架比較困難,不僅不易擴容, 而且不便于機架的管理和維護,跳纖管理的靈活性較差。
(4)光纖總配線架無法自動獲取跳纖長度,進而導致架間存在 大量冗余的跳纖,影響機架的美觀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 通信機房內使用的光纖總配線架,本實用新型采用熔配分離的方式, 維護和管理比較容易,不僅走線比較簡易順暢,而且能夠任意并架, 還能夠自動計算跳纖長度,便于人們使用。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在通信機房內使用的光纖總 配線架,包括線路側機架組件和設備側機架組件,線路側機架組件包 括熔纖架和配線架,線路側機架組件使用時,熔纖架和配線架通過跳 纖相連;設備側機架組件包括配線架、或者熔纖架和配線架;設備側 機架組件使用時,若設備側機架組件僅包括配線架,線路側機架組件 的配線架和設備側機架組件的配線架通過跳纖相連;若設備側機架組 件同時包括熔纖架和配線架,設備側機架組件的熔纖架和配線架通過 跳纖相連,設備側機架組件的配線架和線路側機架組件的配線架通過 跳纖相連;
所述熔纖架包括熔纖架本體,熔纖架本體的中部設置有光纜開剝 固定組件,光纜開剝固定組件的兩側各設置有熔纖盤;所述配線架包 括配線架本體,配線架本體內從上至下設置有若干帶有適配器的配線 子框;每個配線子框上均設置有配線盤。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光纜開剝固定組件包括8個光纜 開剝固定單元,8個光纜開剝固定單元沿熔纖架本體的縱向中心線對 稱分為兩組,每組4個縱向排布的光纜開剝固定單元;每組光纜開剝 固定單元與鄰近的熔纖盤之間形成外纜走線通道;每組光纜開剝固定 單元與鄰近的熔纖盤之間、以及兩組光纜開剝固定單元之間各縱向排 布有若干尾纜卡口,所有尾纜卡口形成尾纜走線通道。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配線架本體上的相鄰配線子框之 間,以及最下層的配線子框與配線架本體底部之間均開有水平走線 槽,配線架本體的兩側壁與每條水平走線槽對應之處均開有水平的前 后走線槽,配線架本體的兩側壁與每個配線子框對應之處均設置有豎 直的配線走線通道。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配線架本體內還包括1個主控單 元、以及與配線子框數量相同的中繼單元,主控單元位于最上層配線 子框的上方,每個中繼單元位于1個配線子框的上部,所有中繼單元 與主控單元電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配線子框為鉸鏈式翻轉結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配線子框的數量為5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057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攝像鏡頭及具備攝像鏡頭的攝像裝置
- 下一篇:智能光衰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