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02104.1 | 申請日: | 2015-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81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美蘭;胡玲玲;張宇;李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5/24 | 分類號: | H02K5/24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吳江東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繞組 切換 永磁 同步電機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永磁同步電機只是通過簡單的平板和螺栓固定在基礎座上,沒有減震的裝置,在工作的過程中振動比較嚴重,首先噪音比較嚴重,其次長期減震會降低永磁同步電機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輕震動、延長永磁同步電機使用壽命的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其組成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底部連接一組插地尖刺,所述的插地尖刺裝入下彈簧中,所述的下彈簧連接所述的底板的底部,所述的底板的頂部開有一組雙插孔,所述的雙插孔的底部連接磁柱,所述的雙插孔之間通過橫槽連接,所述的雙插孔之間插入鐵質倒U形插件,所述的鐵質倒U形插件吸合所述的磁柱固定,所述的鐵質倒U形插件的頂端卡入所述的橫槽內,所述的鐵質倒U形插件壓住上彈簧,所述的上彈簧連接永磁同步電機的底部固定板。
所述的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所述的底板的四個角均開有插孔,所述的插孔連接支撐柱,所述的支撐柱插入所述的插孔后剩余的高度等于所述的上彈簧壓縮之后的高度,所述的支撐柱的頂部連接所述的底部固定板,所述的底部固定板連接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所述的插地尖刺之間填充水泥珍珠巖塊。
所述的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所述的底板連接順次左限位板、后限位板、右限位板、前限位板,所述的左限位板同時連接所述的后限位板與所述的前限位板,所述的后限位板與所述的前限位板同時連接所述的右限位板,所述的底部固定板插入由所述的左限位板、所述的后限位板、所述的右限位板、所述的前限位板組成的圍板中。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插地尖刺與下彈簧配合使用,能夠將工作中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產生的震動減輕、傳導到地下,降低了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產生的噪音,提高了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雙插孔、鐵質倒U形插件、磁柱、橫槽配合使用能夠很好的固定上彈簧,使上彈簧與底板之間的連接牢固、穩定、使用安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插孔與支撐柱配合使用既能夠穩定的支撐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又不影響上彈簧的減震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圍板能夠限制住底部固定板的振動不偏離固定位置,保證了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能夠正常使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水泥珍珠巖塊既能夠充實插地尖刺和下彈簧之間的空隙,提高了插地尖刺和下彈簧支撐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的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彈性,提升了減震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其組成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的底部連接一組插地尖刺2,所述的插地尖刺裝入下彈簧3中,所述的下彈簧連接所述的底板的底部,所述的底板的頂部開有一組雙插孔4,所述的雙插孔的底部連接磁柱5,所述的雙插孔之間通過橫槽6連接,所述的雙插孔之間插入鐵質倒U形插件7,所述的鐵質倒U形插件吸合所述的磁柱固定,所述的鐵質倒U形插件的頂端卡入所述的橫槽內,所述的鐵質倒U形插件壓住上彈簧8,所述的上彈簧連接永磁同步電機的底部固定板9。
實施例2:
實施例1所述的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所述的底板的四個角均開有插孔10,所述的插孔連接支撐柱11,所述的支撐柱插入所述的插孔后剩余的高度等于所述的上彈簧壓縮之后的高度,所述的支撐柱的頂部連接所述的底部固定板,所述的底部固定板連接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12,所述的插地尖刺之間填充水泥珍珠巖塊13。水泥珍珠巖塊中的水泥:沙子:珍珠巖為1:3:3。
實施例3:
實施例2所述的繞組切換永磁同步電機固定裝置,所述的底板連接順次左限位板14、后限位板15、右限位板16、前限位板17,所述的左限位板同時連接所述的后限位板與所述的前限位板,所述的后限位板與所述的前限位板同時連接所述的右限位板,所述的底部固定板插入由所述的左限位板、所述的后限位板、所述的右限位板、所述的前限位板組成的圍板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021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