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錨筒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01115.8 | 申請日: | 2015-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59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黎德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黎德琳 |
| 主分類號: | E02D5/58 | 分類號: | E02D5/58;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蔣真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 筋錨筒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錨筒連接器,屬于土木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樁以其經濟性、施工便利性占有較大一部分土木工程基礎用樁比例。但因地基土層的不均勻變化(特別是較硬土層的埋深起伏)、預制構件尺寸的先定性,經常需將基樁截短才能使樁頂標高滿足設計要求。而截斷后的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樁(尤其基樁承受拉力時)如何有效而簡便地錨入承臺或結構底板,一直以來是困擾工程界的技術難題,訖今為止尚未出現較好的解決方案。
目前主要應用的方法有:
①灌芯混凝土中配置足量的普通鋼筋錨入承臺或底板,如國標圖集10G409《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采用的方法;
②人工剝露一定長度預應力筋錨入承臺或底板,附加灌芯錨固作為構造富余量,如江蘇省圖集蘇G03-2012《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采用的方法;
③人工剝露一定長度預應力筋錨固+灌芯錨固,按照剛度分配原則配筋。
灌芯錨固有諸多缺點:a、灌芯長度一般不小于4~8D(D為基樁外徑),混凝土用量較多,且耗費一定量的構造用鋼;b、灌芯混凝土與樁內壁依靠摩擦力傳力,間接而不經濟;c、樁內壁常為泥土堵塞,難以清理或影響灌芯混凝土與樁內壁之間的傳力效果。
剝露預應力筋錨固也有諸多缺點:a、為防止損傷樁身,預應力筋的剝露常需依賴人工,工效低,方法落后;b、預應力筋表面不夠“粗糙”,強度高,需要大得多的錨固倍數(普通鋼筋約有La=30~40d,而高強預應力筋La>90d),增加了剝露工作量,若預應力筋為不易彎錨的預應力鋼棒,需增加錨固混凝土的厚度。
另一方面,因高強預應力筋的材料特點,不利于開發焊接和攻絲類的連接方法。
新型技術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錨筒連接器,可以經濟高效地將被截斷樁體內細而高強的預應力筋轉接為常規較粗的非預應力筋錨入承臺或底板。此技術將填補預制預應力樁截樁高效錨固技術的空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參考高強預應力筋錨固張拉技術體系,提出一種錨筒連接器:連接高強預應力筋一端依靠錨環約束錐形錨塞對預應力筋的緊固產生摩阻咬合作用傳力;連接普通鋼筋一端為滾軌直螺紋套筒;直螺紋套筒與錨環為一整體鋼件,直接傳力。
按照連接器對預應力筋施加緊固效應的方式,提出兩種錨筒連接器:
1)頂壓錨筒連接器,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錨筒連接器,包括錨筒1和錐形錨塞2,錨筒1下半部分為錨環體7,錨筒1上半部分為套筒體6,套筒體6與非預應力筋連接,錐形錨塞2下端設有外絲直螺紋;借助專用的頂壓工具,以一定的外力將錐形錨塞2壓入套在預應力筋3端頭的錨環體7內,形成錨筒1對預應力筋3的緊固,并利用錐形錨塞2下端的鎖緊螺母5反旋頂緊錨筒1的錨環體7部分。
2)錐螺紋錨筒連接器,如圖5至圖8所示:一種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錨筒連接器,包括錨筒1和錐螺紋開縫錨塞8,錨筒1下半部分為錨環體7,錨筒1上半部分為套筒體6,套筒體6與非預應力筋連接,錐螺紋開縫錨塞8上開一條豎向通縫9,近大頭的1/3長度開一條豎向嵌縫10,不是通縫,縫底與內壁平行。
錨筒1的錨環體7部分內壁與錐螺紋開縫錨塞8外壁有相同錐度的錐螺紋,錨環體7外壁和錐螺紋開縫錨塞8下端刻有扳網或設有六邊形扳邊;借助扭矩扳手,以一定的扭矩將錐螺紋開縫錨塞8與錨環體7旋緊,因錐度關系,錐螺紋開縫錨塞8隨錨環體7旋緊時軸向相對位移,徑向收緊而形成錨筒1對預應力筋3的緊固。
如果需要增加錨塞對預應力筋的摩擦力,可以配合改造錨塞內壁的粗糙形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錨筒連接器可以經濟高效地連接高強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以最優方法將需截樁的預制預應力樁有效錨入承臺或底板。類似需要將高強預應力筋轉換為非預應力筋的場合均是本實用新型的“用武之地”。
本實用新型原理清晰,結構簡單,實施簡便,便于推廣應用,將填補預制預應力樁截樁高效錨固技術的空白,具有較高的工程應用價值與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方向剖視圖。
圖3是圖1中b-b方向剖視圖。
圖4是圖1中c-c方向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整體結構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黎德琳,未經黎德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011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支撐桿拔出裝置
- 下一篇:具有多級流速通道的生態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