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線路板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98679.0 | 申請日: | 2015-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242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賈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08 | 分類號: | H05K7/0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劉克寬 |
| 地址: | 523808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路板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產品零部件的固定結構領域,特別涉及線路板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線路板是電子產品中的基本部件,其板面上安裝有眾多的電子零部件,為了保護電子零部件,線路板通常是固定安裝在電子產品內部,以防止其他部件和線路板發生碰撞從而損壞電子零部件。現有技術中,通常是使用螺桿將線路板固定在電子產品的殼體內部,由于線路板薄且面積大,為了能更好地將線路板固定,需要在線路板的至少四個角上使用螺桿對其進行固定,以防止線路板發生不必要晃動。而對于面積更大的線路板,就需要在多個方位上安裝更多的螺桿。但電子產品內部空間狹小,而且在安裝螺桿前需要先把線路板的固定孔對準電子產品殼體上的螺桿孔,然后再擰入螺桿,這無疑增加了工作難度,也增加了裝配時間,生產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使用少量螺桿就能對線路板進行固定的線路板固定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線路板固定結構,用于將線路板固定于電子產品的殼體,殼體設置有定位柱,定位柱包括依次設置的上柱體、卡槽和下柱體;線路板設置有與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包括相互連通的大孔和小孔;上柱體可穿過大孔,上柱體和下柱體不可穿過小孔,小孔可容納卡槽并使線路板卡在上柱體與下柱體之間;該線路板固定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殼體使線路板與卡槽位于同一平面的頂接結構和用以限制線路板移動的螺桿。
其中,定位柱為圓柱,圓柱開有軸頸,軸頸為卡槽,軸頸兩側分別為上柱體和下柱體。
其中,定位孔為葫蘆孔,葫蘆孔包括大孔和小孔。
其中,頂接結構為下柱體,該下柱體的直徑大于大孔的直徑。
其中,頂接結構為套筒,該套筒的高度等于下柱體的高度,套筒的直徑大于大孔的直徑,套筒套設于下柱體。
其中,殼體設置有開有螺紋孔的支柱,線路板設置有與支柱位置相對應的通孔,螺桿穿過通孔與支柱螺接。
其中,支柱的高度等于下柱體的高度。
其中,線路板固定結構包括設置于殼體的四個角處的四條定位柱、設置于線路板并與四條定位柱對應的四個定位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線路板固定結構,用于將線路板固定于電子產品的殼體,其通過設置于殼體的并帶有卡槽的定位柱與設置于線路板的定位孔配合達到對線路板進行快速固定的目的。線路板的固定步驟如下:首先將線路板上的大孔對準定位柱并放下線路板,頂接結構將頂住線路板使線路板與卡槽處于同一平面,然后將線路板平移,使線路板的小孔滑進卡槽,這時線路板將夾在上柱體和下柱體之間,最后使用螺桿對線路板限位使線路板不能滑動,即完成對線路板的固定。線路板的固定操作為放置、推動和安裝一個螺桿,操作簡單且減少了螺桿的使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線路板安裝在殼體上時的俯視圖。
圖2是定位柱的剖視圖。
圖3是定位孔的俯視圖。
圖4是線路板安裝在殼體上時的正視圖。
附圖標記包括:
1——殼體、11——定位柱、111——上柱體、112——卡槽、113——下柱體、114——套筒;
2——線路板、21定位孔、211——大孔、212——小孔;
3——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986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PCB板固定結構
- 下一篇:一種可安裝在導軌上的開關電源殼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