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采用多個場效應管串聯的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85750.1 | 申請日: | 2015-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78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俞峰;楊麒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155 | 分類號: | 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吳小波 |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場效應 串聯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的電源電路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采用多 個場效應管串聯的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在電子行業,許多電源產品中都需要功率型電子元器件作為電子開 關來實現電路上的導通或關斷,這類電子開關主要有繼電器、場效應管、 IGBT、三極管等幾類,對于超過300V高壓的大電流電源電路控制中, 由于場效應管的耐壓不夠,多數會采用IGBT或繼電器進行控制等,其 中的繼電器為機械方式控制,具有動作時間慢、驅動耗電大、靜態電流 大、觸點會因為拉弧磨損而導致壽命短等特點,而IGBT和三極管則通 態壓降較大,在大電流情況下功率管溫升很高,需要較大功率的散熱措 施。
現有的場效應管進行電子電路的通斷控制,一般只適用于低壓應用 場合或者高壓小電流控制的應用場合,當電壓達到300V以上,電流超 過50A時,市場上現有的場效應管由于耐壓不夠而無法使用,只能選用 IGBT或三極管或繼電器進行控制,而IGBT或三極管產生的溫升很高, 比如50A電流情況下就要產生150W的高熱量,繼電器的成本很高,是 機械觸點,會有高壓拉弧磨損,使用壽命短,驅動電流又需要很大,靜 態功耗也很大,體積也大,導致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 種壽命長、低成本的采用多個場效應管串聯的控制電路。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采用多個場效應管串聯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個以 上的耐壓電路1、同步驅動電路2,兩兩相鄰的二個耐壓電路1之間相 串聯,且所有的耐壓電路的結構均是相同;所述耐壓電路1包括場效應 管3、電阻4、電容5,所述場效應管3、電阻4、電容5之間相互并聯; 所述場效應管3與同步驅動電路2相連接,同步驅動電路2控制多個場 效應管3同時導通或關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個場效應管串聯使用,同時每 個耐壓電路中采用電阻和電容來使場效應管所分配到的電壓為所控制 的電路的平均電壓,實現了高于單個場效應管耐壓的電路的通斷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采用多個場效應管串聯的控制電路,包括二個以 上的耐壓電路1、同步驅動電路2,兩兩相鄰的二個耐壓電路1之間相 串聯,且所有的耐壓電路的結構均是相同;耐壓電路1包括場效應管3、 電阻4、電容5,場效應管3、電阻4、電容5之間相互并聯;場效應管 3與同步驅動電路2相連接,同步驅動電路2控制多個場效應管3同時 導通或關斷。
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個場效應管3串聯使用,同時每個耐壓電路1中 采用電阻4和電容5來使場效應管3所分配到的電壓為所控制的電路的 平均電壓,實現了高于單個場效應管耐壓的電路的通斷控制。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以2個300V耐壓的場效應管實現500V的電路控制為 例:二個耐壓電路相互串聯,二個耐壓電路中的場效應管分別與同步驅 動電路相連接,同步驅動電路控制二個場效應管同時導通或關斷;
每個場效應管(MOSFET)的DS極之間與一個電阻和一個電容并聯 后,再將場效應管(MOSFET)之間進行串聯,所有場效應管(MOSFET) 的G極都受同步驅動電路來驅動,同步驅動電路,就是指所有場效應管 (MOSFET)的G極驅動是同時進行的,對各場效應管(MOSFET)是同時 進行導通驅動或關斷驅動,由于電路中的二個電容是相同參數值,二個 電阻也是相同的參數值,而場效應管(MOSFET)的驅動又是同時的,因 此整個電路回路在場效應管(MOSFET)導通或關斷時,每個場效應管 (MOSFET)上承受的電壓會是均勻的分配,從而使整個電路在關斷時可 以承受的耐壓值接近于每個場效應管(MOSFET)耐壓的2倍,例如,當 單個場效應管(MOSFET)的耐壓為300V時,采用2個場效應管(MOSFET) 串聯后,電路上控制的電壓可以達到500V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857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