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彈性組件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轉向軸間隙補償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83089.0 | 申請日: | 2015-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982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明(設計)人: | 葉文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16 | 分類號: | B62D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5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彈性 組件 結構 具有 轉向 間隙 補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彈性組件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轉向軸間隙補償結構,屬于汽車轉向系統零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轉向管柱的軸向間隙直接影響到轉向性能,比如轉向手感不佳、轉向異響等,其中由間隙引起的轉向異響是轉向系統的一種主要失效模式。目前廣泛采用到轉向管柱的軸向限位措施為橡膠O圈與平墊片配合使用,通過O型圈的彈性變形來補償轉向柱的軸向間隙,但是橡膠材料存在易老化、彈性曲線非線性、壓縮量小、受使用溫度限制等諸多缺點。
因此需要一種更加可靠的間隙補償設計來滿足現階段越來越高要求的轉向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新型的彈性組件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轉向軸間隙補償結構,其結構簡單,裝配便捷,實現了對轉向軸的軸線間隙補償,保證零間隙,且耐久性和耐環境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的彈性組件結構,其包括均呈碟狀且中部具有通孔的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該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背對且同中軸線設置,在該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之間設有呈圓環狀的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該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上對應設有數個第一鉚接件、數個第二鉚接件,其中,第一鉚接塊依次穿過第二保持架、第二彈性錐面后彎折并將該第二保持架、第二彈性錐面壓緊于第一保持架上,第二鉚接塊依次穿過第一保持架、第一彈性錐面后彎折并將該第一保持架、第一彈性錐面壓緊于第二保持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持架及其上的數個第一鉚接件由一整塊薄鋼板材沖壓成型,所述第二保持架及其上的數個第二鉚接件由一整塊薄鋼板材沖壓成型。
進一步的,數個所述第一鉚接件周向均勻設置于所述第一保持架的圓環內孔沿上;數個所述第二鉚接件周向均勻設置于所述第二保持架的圓環內孔沿上,所述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背對貼合設置,且該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上的第一鉚接件、第二鉚接件錯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與所述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均同中軸線設置。
一種前述新型彈性組件結構的轉向軸間隙補償結構,其包括有轉向柱殼體,及貫穿該轉向柱殼體的轉向軸,在轉向柱殼體內具有定位轉向軸的滾子軸承,在轉向柱殼體與滾子軸承之間的軸向軸上設有彈性組件結構。
進一步的,彈性組件結構的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分別與轉向柱殼體的內端壁、滾子軸承的軸承外圈相貼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裝配便捷,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通過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上的第一鉚接件、第二鉚接件背靠背壓鉚固連裝配于一體并形成一彈性結構,該第一彈性錐面、第二彈性錐面保持壓縮變形,并提供預緊力,進而可實現對轉向軸的軸線間隙補償,保證零間隙,且耐久性和耐環境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彈性組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軸向軸間隙補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如圖1所述新型的彈性組件結構,其包括均呈碟狀且中部具有通孔的第一彈性錐面100、第二彈性錐面110,該第一彈性錐面100、第二彈性錐面110背對且同中軸線設置,在該第一彈性錐面100、第二彈性錐面110之間設有呈圓環狀的第一保持架10、第二保持架11,該第一保持架10、第二保持架11上對應設有數個第一鉚接件102、數個第二鉚接件112,其中,第一鉚接塊102依次穿過第二保持架11、第二彈性錐面110后彎折并將該第二保持架11、第二彈性錐面110壓緊于第一保持架10上,第二鉚接塊112依次穿過第一保持架10、第一彈性錐面100后彎折并將該第一保持架10、第一彈性錐面100壓緊于第二保持架11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裝配便捷,第一彈性錐面100、第二彈性錐面110通過第一保持架10、第二保持架11上的第一鉚接件102、第二鉚接件112背靠背壓鉚固連裝配于一體并形成一彈性結構,該第一彈性錐面100、第二彈性錐面110保持壓縮變形,并提供預緊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830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