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蘋果套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76298.2 | 申請日: | 2015-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40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莫塵;劉滿;王冉冉;王慶國;李玉道;王震;田富洋;于蓮雙;郭鵬軍;榮喃喃;周艷菊;齊苗苗;曹彥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B25/04 | 分類號: | B65B25/04;B65B35/44;B65B43/5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紅 |
| 地址: | 271018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蘋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蘋果套網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能夠實現蘋果自動套網的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蘋果在采收后立刻使用網套對蘋果進行保護是有效避免機械損傷的重要方式。但是現在,該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的,隨著產量的增加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這種傳統的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人工費用高,滿足不了目前生產的自動化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及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自動套網的設備。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蘋果套網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套網機構和切斷機構,傳動機構中的蘋果托盤均勻固定在傳送帶上,網套成卷設置在該裝置的一側,順序連接在一起的網套與套網機構連接配合,
所述套網機構包括撐開器、第一夾緊機構、第二夾緊機構和升降器;網套套裝在撐開器的外部,撐開器設置在傳送帶的上方;
第一夾緊機構設置在撐開器的后方,第一夾緊氣缸與第一夾緊機構水平連接,第一移動氣缸與第一夾緊機構垂直連接;
第二夾緊機構通過機架設置在傳送帶的兩側,包括固定座和夾緊板,固定座和夾緊板之間設置有彈簧;
所述升降器為上端開口的框架結構,該升降器設置在傳送帶的下方,其與升降氣缸連接,升降器的兩側壁分別設置在傳送帶的兩側,且與第二夾緊機構中的夾緊板上下對應;
所述切斷機構設置在撐開器和傳送帶之間的位置,它包括電熱絲和切斷氣缸。
撐開器為一上小下打的圓錐形中空殼體。
第一夾緊機構為鉗形結構,其前端為工作端,分設在撐開器兩側,其后端為執行端,分別通過連接桿與第一夾緊氣缸連接。
第二夾緊機構中的固定座和夾緊板的下端之間通過連接件鉸接。
套網裝置中的傳送機構、套網機構和切斷機構分別于控制系統連接受控。
本新型所公開的這種套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對蘋果進行自動套網,可控性強,提高了套網效率和蘋果包裝的自動化程度,有效避免拼過在各個運輸過程中的機械損傷,直接或間接的提高了蘋果的品質和果農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夾緊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升降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部分結構放大圖。
圖中:傳送帶1,第一移動氣缸2,網套卷3,網套4,撐開器5,第一夾緊機構6,切斷器7,第二夾緊機構8,蘋果托盤9,升降器剛10,升降器11,第一夾緊氣缸12,固定座13,彈簧14,夾緊板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4,這種蘋果套網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套網機構和切斷機構,主要包括機架、傳送帶1、第一移動氣缸2、網套卷3、網套4、撐開器5、第一夾緊機構6、切斷器7、第二夾緊機構8、蘋果托盤9、升降器剛10、升降器11、第一夾緊氣缸12、固定座13、彈簧14、夾緊板15。
傳動機構中的蘋果托盤均勻固定在傳送帶上,傳送帶套在傳動輥上,傳動輥與驅動機構連接。網套成卷設置在該裝置的一側,順序連接在一起的網套與套網機構連接配合。
套網機構包括撐開器、第一夾緊機構、第二夾緊機構和升降器;網套套裝在撐開器的外部,撐開器設置在傳送帶的上方;撐開器為一上小下打的圓錐形中空殼體。撐開器的大小是:要求其大頭要大于蘋果外徑,該撐開器的底部為開口,能夠罩在蘋果上。
第一夾緊機構設置在撐開器的后方,第一夾緊氣缸與第一夾緊機構水平連接,第一移動氣缸與第一夾緊機構垂直連接;第一夾緊機構為鉗形結構,其前端為工作端,分設在撐開器兩側,其后端為執行端,分別通過連接桿與第一夾緊氣缸連接。第一移動氣缸控制第一夾緊機構的上下移動,第一夾緊氣缸控制第一夾緊機構的開合。作為優選,在撐開器下方安裝一個接近開關。
第二夾緊機構通過機架設置在傳送帶的兩側,包括固定座和夾緊板,固定座和夾緊板之間設置有彈簧;第二夾緊機構中的固定座和夾緊板的下端之間通過銷軸等連接件鉸接。固定座固定安裝在機架上,夾緊板的上端為自由端,與蘋果托盤觸接。作為優選,夾緊板的上端外側為斜坡形狀,便于網套落入夾緊板和固定座之間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農業大學,未經山東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762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