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面拋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65540.6 | 申請日: | 2015-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295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大治;王新武;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丹鳳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41/06;B24B55/02;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面 拋光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布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面拋光機。
背景技術
拋光機也稱為研磨機,常常用作機械式研磨、拋光及打蠟。其工作原理是:電動機帶動安裝在拋光機上的海綿或羊毛拋光盤高速旋轉,由于拋光盤和拋光劑共同作用并與待拋表面進行摩擦,進而可達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層、淺痕的目的。雙面拋光加工是工件隨行星輪做行星式轉動的同時上下表面由上下拋光盤施加壓力%依靠拋光液中微小磨粒的劃擦作用而微細去除表面材料的一種精密加工方法。目前雙面拋光機存在著拋光效率低、拋光盤因溫度高變形現象以及揚塵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面拋光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雙面拋光機,包括機身、立柱、氣缸、電機和拋光盤,所述立柱固定在機身上,所述拋光盤包括上拋光盤和下拋光盤,所述氣缸通過橫梁設置在立柱上,所述上拋光盤通過活塞桿和連接桿與氣缸連接,所述電機設置在機身內,所述下拋光盤設置在機身上,所述下拋光盤通過聯軸器和主軸與電機連接。
優選的,所述下拋光盤上設置有夾具,所述夾具包括內盤、載體和載物盤,所述內盤通過旋轉軸設置在下拋光盤表面,所述載體通過螺釘固定在內盤上,所述載物盤固定在載體上。
優選的,所述上拋光盤內設置有冷卻結構。
優選的,所述冷卻結構包括冷卻腔、進水口、出水口和密封圈,所述冷卻腔設置在上拋光盤內部,所述冷卻腔兩端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處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拋光盤外側設置有吸塵罩。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一種雙面拋光機,所述下拋光盤上設置有夾具,可以對待拋光物進行定位,從而提高拋光的效率,所述上拋光盤內設置有冷卻結構可以解決拋光盤因溫度過高造成的變形問題,所述拋光盤外側設置有吸塵罩,可以減少拋光造成的揚塵,該雙面拋光機具有拋光效率高、揚塵量小的優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雙面拋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下拋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上拋光盤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身、2-立柱、3-氣缸、4-電機、5-上拋光盤、6-下拋光盤、7-橫梁、8-活塞桿、9-連接桿、10-聯軸器、11-主軸、12-內盤、13-載體、14-載物盤、15-旋轉軸、16-螺釘、17-冷卻結構、18-冷卻腔、19-進水口、20-出水口、21-密封圈、22-吸塵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圖1出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雙面拋光機,包括機身1、立柱2、氣缸3、電機4和拋光盤,所述立柱2固定在機身1上,所述拋光盤包括上拋光盤5和下拋光盤6,所述氣缸3通過橫梁7設置在立柱2上,所述上拋光盤5通過活塞桿8和連接桿9與氣缸3連接,所述電機4設置在機身1內,所述下拋光盤6設置在機身1上,所述下拋光盤6通過聯軸器10和主軸11與電機4連接。
此外,如圖2和3所示,所述下拋光盤6上設置有夾具,所述夾具包括內盤12、載體13和載物盤14,所述內盤12通過旋轉軸15設置在下拋光盤6表面,所述載體13通過螺釘16固定在內盤12上,所述載物盤14固定在載體13上,所述上拋光盤5內設置有冷卻結構17,所述冷卻結構17包括冷卻腔18、進水口19、出水口20和密封圈21,所述冷卻腔18設置在上拋光盤5內部,所述冷卻腔18兩端設置有進水口19和出水口20,所述進水口19和出水口20處設置有密封圈21,所述拋光盤外側設置有吸塵罩22。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面拋光機,所述下拋光盤上設置有夾具,可以對待拋光物進行定位,從而提高拋光的效率,所述上拋光盤內設置有冷卻結構可以解決拋光盤因溫度過高造成的變形問題,所述拋光盤外側設置有吸塵罩,可以減少拋光造成的揚塵,該雙面拋光機具有拋光效率高、揚塵量小的優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丹鳳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丹鳳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655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遠程命令交互方法及堡壘主機
- 下一篇:PON中檢測非法用戶的方法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