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家用光伏蓄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64032.6 | 申請日: | 2015-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815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江;李琳;許溪;駱燕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7/35 | 分類號: | H02J7/35;H02H7/18;H02S4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 地址: | 530004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家用 蓄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利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家用光伏蓄能系統。
背景技術
太陽能光伏蓄能系統通過太陽能光伏進行發電。光伏發電需要硅或其他特殊材料、通過安裝在太陽能薄膜底部的光發電片裝置進行發電。太陽能發電系統產生的是直流電能,可直接為需要直流電源的家用小型電器供電(如手機、手提電腦、無線路由器、安保檢測設備、LED電燈等)。
電動自行車電瓶、汽車電瓶等蓄電池大多在無法驅動電動自行車或汽車設備時被淘汰,但在淘汰時仍具備一定的蓄電功能,經過回收以及安全檢測與檢驗后,其蓄、放電能力仍然足以為使用直流電源的家用小型電器供電,從而解決廢舊蓄電池回收利用的問題。
但是,現有的光伏組件和蓄電池并不能很好的結合,其利用效率較低,不能充分發揮兩者的作用。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家用光伏蓄能系統,該系統合理結合光伏組件和蓄電池,使兩者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光伏蓄能系統,包括:光伏組件,該光伏組件具有正極放電端及負極放電端;蓄能電池,其負極蓄能端與所述負極放電端連接,該蓄能電池的正極蓄能端通過開關控制器與所述正極放電端連接,當所述蓄能電池充滿電時,所述開關控制器斷開以停止充電;變壓裝置,其兩個輸入端和多個電位輸出端,兩個所述輸入端分別與所述正極蓄能端和所述負極蓄能端連接;多位輸出端,多位所述輸出端分別與多個所述電位輸出端連接;以及顯示裝置,其連接于所述正極蓄能端上,用于顯示所述蓄能電池的電量、電壓以及功率。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多位輸出端為多個電壓電流輸出端頭。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開關控制器包括充電控制器和過充聯動開關,所述正極放電端、所述過充聯動開關、所述充電控制器以及所述正極蓄能端依次連接。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顯示裝置包括: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電量傳感器、控制器以及顯示器,所述電流傳感器、所述電壓傳感器和所述電量傳感器連接至所述正極蓄能端以采集所述蓄能電池的電流、電壓以及電量,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電流傳感器、所述電壓傳感器和所述電量傳感器連接以獲取所述電流、所述電壓以及所述電量,所述顯示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以顯示所述電流、所述電壓以及所述電量。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多位所述輸出端包括:3V端、5V端、9V端以及18V端。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光伏組件包括太陽能光伏薄膜以及安裝于所述太陽能薄膜底部的光發電片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利用開關控制器對蓄電池是否充滿電進行把控,避免對蓄電池進行過電,造成蓄電池的過度耗損,同時,加入了顯示裝置,使得能夠清楚的了解蓄電池的使用情況。
2.本實用新型合理利用太陽能發電達到節能的目的,同時解決了家庭太陽能光伏利用的局限性、廢舊蓄能電池的回收利用、以及持續穩定地為直流家用小型電器供電等問題,從而彌補現有技術中家庭光伏發電蓄能供電的不足。
3.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光伏組件與住宅遮陽設施等進行結合,實現分布式安裝,節省了光伏組件所占空間,解決了家庭太陽能光伏利用的局限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家用光伏蓄能系統的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光伏組件,2-開關控制器,21-充電控制器,22-過充聯動開關,3-蓄能電池,4-顯示裝置,41-電流傳感器,42-電壓傳感器,43-電量傳感器,44-控制器,45-顯示器,5-變壓裝置,6-多位輸出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640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