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爐與鑄井的配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54587.2 | 申請日: | 2015-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107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慶峰;楊志勇;張銀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州市林豐鋁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35/04 | 分類號: | B22D35/04;B22D4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春;王曉麗 |
| 地址: | 45657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配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合爐與鑄井的配置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鋁工業的發展,鋁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在鑄造過程中,混合爐通過將鋁液導入溜槽,鋁液再通過溜槽進入支溜槽后流入鑄井。
傳統的鋁錠澆鑄設備,一般是一爐帶一線,即一臺混合爐連接一條鑄造生產線,對于鑄造車間來說,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一個鑄造車間內有兩臺以上的混合爐,相應地,每臺混合爐均連接一條鑄造生產線,而且相互之間是完全獨立的。這種情況下,若要實現每條鑄造生產線全都投入使用,必須確保每臺混合爐均能及時澆入鋁液,主要是因為在澆鑄過程中,一旦出現停頓就很容易產生大量廢鋁塊,既造成浪費又影響生產效率,而且,如果耽誤時間過長,混合爐內的溫度會降低,還要對混合爐進行加熱,非常麻煩,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卻很難滿足所有混合爐的入鋁液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每臺混合爐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都要停爐并對其內部進行清渣處理,否則影響混合爐的正常使用,一旦停爐,該混合爐對應的鑄造生產線則無法投入使用,影響鋁錠生產效率。因此,對于含有兩臺以上混合爐的鋁錠鑄造設備,一爐一線的澆鑄方式并不能對各混合爐起到合理有效的循環利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混合爐與鑄井的配置結構,以解決現有一臺混合爐連接一條鑄造生產線時,不能對各混合爐起到合理有效的循環利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混合爐與鑄井的配置結構,包括三臺混合爐、兩個鑄井、一個溜槽和兩個導流槽,導流槽一一對應地與鑄井的進料端連通,混合爐的出料端與溜槽的一端連通,導流槽與溜槽的另一端連通,鑄井的進料端和出料端上均設置有閥門。
所述導流槽底部橫截面為弧形,且中部凸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任意一臺混合爐,都能實現其內流出的鋁液流向任意一條鑄造生產線,從而確保鋁錠的生產效率不受影響,更重要的是,可實現向其中任意一個鑄井持續的入鋁液作業,減少澆鑄停頓造成的廢鋁塊產生,同時,對于其他未使用的混合爐,還能合理有效的安排正常維護作業,從而實現對混合爐科學的循環利用,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溜槽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混合爐與鑄井的配置結構,包括三臺混合爐1、兩個鑄井2、一個溜槽3和兩個導流槽4,導流槽4一一對應地與鑄井2的進料端連通,混合爐1的出料端5與溜槽3的一端連通,導流槽4與溜槽3的另一端連通,鑄井2的進料端和出料端5上均設置有閥門6;導流槽4底部橫截面為弧形,且中部凸起。
根據生產安排在不同爐和不同鑄井之間進行配套生產,當其中一臺混合爐需要維修或清爐時,鑄井可以正常工作,實現停爐不減產。導流槽底部橫截面為弧形,且中部凸起,使鋁液更容易流入導流槽內。三爐兩井生產,每天可增產約27噸產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州市林豐鋁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林州市林豐鋁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545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型鋼包、鐵水包燒嘴
- 下一篇:壓鑄機冷卻水流量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