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52441.4 | 申請日: | 2015-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524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宥融;王凌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4/08 | 分類號: | D01H4/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劉元慧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紗機 微動 復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位機構,具體涉及一種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轉杯紡紗機上的移紗往復運動是靠機械傳動來實現的,為實現移紗往復運動,其零部件較多,結構復雜,機械零件多對應零件磨損點就多,從而對本機構潤滑保養的工作環節就較多,很容易出現漏油現象,導致維護成本高,而零件磨損后需要更換,更換工作十分繁瑣,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移紗動程很容易受到機械零件的磨損而出現動程誤差,使皮輥局部出現嚴重磨損,皮輥磨損后使紗線和引紗軸接觸不好,導致引紗速度不穩定,紗線斷頭率增加或產生廢紗,影響生產效率,嚴重縮短皮輥研磨時間,提高機器額外維護成本,移紗動程需要靠機械零件調節操作來完成,而改變動程調整費時費工,調節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
所述的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包括電機座及設置在電機座上的移動機構、驅動電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電機座上的直線軸承軌、設置在直線軸承軌上的連接平板、設置在連接平板上的連接塊及弓形座,所述連接平板通過連接螺桿與移紗桿相連,驅動電機的絲桿穿過弓形座,且絲桿上套接設置有導向螺母,所述弓形座上還連接設置有感應片,對應感應片的下方設置有感應座,感應座上設置有傳感器,感應座與電機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座上設置有感應點A和感應點C。
所述的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上設置有感應點B。
所述的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和驅動電機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
本實用新型移動機構結構簡單,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機械零件的磨損,移紗故障容易查找,從而降低零部件數量和維修成本,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通過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的正反轉,從而控制動程的快速調節,確保移紗動程處于被實時監測裝填,從而實現動程修復。
附圖說明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A-A面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動程運動波形圖,其中S為固定位移,T為時間;
圖5為本實用新型疊加動程運動波形圖,其中,ΔS疊加位移;
圖中:1-電機座,2-直線軸承軌,3-連接平板,4-連接塊,5-弓形座,6-連接螺桿,7-導向螺母,8-感應片,9-感應座,10-傳感器,11-感應點A,12-感應點C,13-感應點B,14-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轉杯紡紗機的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涉及轉杯紡紡紗機移紗運行系統,采用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額正反轉,由連接螺桿帶動移紗桿往復運動來實現紗線橫動并由復位零件監測復位。包括電機座1及設置在電機座1上的移動機構、驅動電機14、控制器,移動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電機座1上的直線軸承軌2、設置在直線軸承軌2上的連接平板3、設置在連接平板3上的連接塊4及弓形座5,連接平板3通過連接螺桿6與移紗桿相連,驅動電機的絲桿穿過弓形座5,且絲桿上套接設置有導向螺母7,弓形座5上還連接設置有感應片8,對應感應片8的下方設置有感應座9,感應座9上設置有傳感器10,感應座9與電機座1固定連接,傳感器和驅動電機14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為實現對動程的控制,在電機座1上設置有感應點A11和感應點C12,在傳感器10上設置有感應點B13。
移紗微動桿復位機構,微動桿起繞位置:2-6mm,采用驅動電機正/反轉通過導向螺母7、連接塊4、直線軸承軌2及弓形座5推動連接螺桿6往復運行。感應片8在設備上電時由驅動電機反轉,由感應點C12向感應點A11方向運行,進入傳感器10感應范圍時,即感應點B13,驅動電機14正轉,感應片8由感應點B13向感應點C12運行,且先運行“微動桿起繞位置”設定值的數值距離后,再按固定5mm長度向感應點C12運行,5mm長度到,驅動電機14反轉,感應片8由感應點C12向感應點B13運行4mm長度,4mm長度到,驅動電機正轉,感應片8由感應點B13向感應點C12運行,如此往復5次。然后來回長度對換,即感應點C12向感應點B13運行5mm長度,感應片8由感應點B13向感應點C12運行4mm長度。如此往復40次后感應片向感應點B復位一次再重新上述動作。
還可在微動桿機構的頂點加裝復位傳感器,解決每次上電微動桿機構復位靠驅動電機反轉,旋轉6秒卡感應點A復位而產生的螺桿磨損、電機功率損耗及損傷、進入工作狀態慢等問題,同時克服在工作過程中由機械與驅動電機失步而產生的位置偏移。同時增加“微動桿起繞位置”設定參數,通過改變起繞位置參數可靈活變動微動桿起始位置,從而提高引紗皮輥使用周期,克服短時間內紗線漲力不穩定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524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S型喇叭口裝置
- 下一篇:轉杯紡紗機的同步帶張緊調節機構





